芬兰高中推行“无固定班级授课制”
理念:学生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才会有责任感和进取心 政策:近20年来,芬兰高中推行“无固定班级授课制” 做法:芬兰学生自主选课,汽车驾驶、摄影、舞蹈进入课程 结果:芬兰教育质量排名稳居世界前列 近年来,芬兰连续在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排名中高居榜首,引发世界各国的关注。前不久,浙江省教育考察团一行九人远赴北欧,探寻芬兰教育,特别是高中课程改革的成功秘诀。 课改理念 把选择权交给学生 芬兰人办事非常认真,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学校校长,都试图系统地向我们介绍芬兰教育。 对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作周期性调整,是包括芬兰在内的不少欧洲国家的传统。芬兰大约每十年对国家课程大纲进行一次修改。从1987年起,芬兰开始在全国多所普通高中进行“无固定班级授课制”教学模式实验。1994年,芬兰国家教育事务委员会颁布《高中教育课程大纲》,围绕让学生更自由地发挥特长的理念,对高中课程设置进行了较大调整,确定在全国高中学校全面实行“无固定班级授课制”,形成了本轮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2004年颁布新的《高中教育课程大纲》,除巩固已有改革成果外,又进一步强化了自然科学与技术在高中课程中的比重。 根据1994年和2004年的《高中教育课程大纲》... [ 查看全文 ]芬兰高中推行“无固定班级授课制”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