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资助高考贫困生商业化 慈善“很受伤”
将资助高考贫困生商业化 慈善“很受伤” 高考过后,记者在河南漯河市某高中附近粗略数了一下,打着“助学”、“奖励”、“公益”类口号的企业宣传摊点足有10多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家企业还拿出了50万元成立基金会,奖励在校高中生,但是要想拿到这些钱却并不容易,现场一些声称设立“奖金”的商企,一般要求咨询者添加其微信号、填写调查表或散发资料、到该企业细谈、提供家庭贫困证明等,“通过审查”后才有可能拿到奖金。(6月27日央广网) 企业资助高考贫困学生,开出一系列的附加条件,再加上一个“内部审核”,让很多需要帮助的高中毕业生东跑西颠,对企业的“爱心”敬而远之。不少高中毕业生说,一些企业到高中学校资助学生,纯粹是为企业产品打广告。笔者也认为,“绑架爱心”的营销,只会让慈善“很受伤”,实不可取。 慈善是一种有益于社会与人群的社会公益事业,是政府主导下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补充。慈善实际上就是一种爱心,而企业打着资助高考贫困学生的口号,“绑架爱心”搞营销,有违慈善本意。 企业资助高考贫困学生,目的是为了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这样的资助是社会所需要的。而企业“绑架爱心”的营销,插入过多广告纯粹促销,就变成企业的一种商业炒作宣传,有悖于企业资助高考贫困学生活动的初衷,会让活动变味,最终将增大大家... [ 查看全文 ]将资助高考贫困生商业化 慈善“很受伤”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