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从“控烟手势”看公共治理
2016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从“控烟手势”看公共治理 【时政热点】 从“控烟手势”看公共治理的转变 【背景链接】 2015年4月12日,北京启动《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倒计时50天宣传活动。这部《条例》被称为“史上最严控烟令”、“最全面控烟立法”,规定今后北京市所有“带顶的、带盖的”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100%禁烟。与此同时,“无烟北京”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市民可通过微信举报违法吸烟行为,同时三种备选的劝阻吸烟手势“不可以”、“我介意”、“请停止”,也引起市民广泛热议。北京将要依法、全面向公共场所抽烟“宣战”。 【标准表述】 [当前现状] 控烟立法被认为是控制吸烟最有效、最直接的措施。我国许多省市都进行了专门的地方性控烟立法。但从实践执法情况来看,控烟立法法律实施效果非常差,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非常普遍,很多地方十几年来没有开出一张罚单,执法难成为阻碍控烟工作前进的一大难题。当前,控烟执法模式的混乱和不确定性是我国控烟立法贯彻落实情况不理想的重要原因,如一些地方出现“九龙治水”的控烟执法模式,容易形成部门之间互相推诿,最终形成无人管理的局面。 [存在问题] “控烟手势”走上街头,这是从条文走向实践很好的一步。只不过从操作性来说可能不一定能达到特别好... [ 查看全文 ]2016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从“控烟手势”看公共治理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