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联手培养应用型人才
据留学群消息,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应用型大学的建设和改革,成为我国教育发展新热点。 在应用型高等教育方面,德国无疑是值得借鉴的样本。因为二战后工程师和应用人员的大量短缺,德国从1968年开始办应用科学大学。 其实,我们向德国的学习早已不止于经验上的交流探讨,而已扩展到实践层面——中德合作共建的合肥学院。 1985年,中德两国决定开展政府间合作,按照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办学模式在中国开展应用型大学建设。1980年创校的合肥联合大学成为安徽省和德国下萨克森州协议共建的对象,与德国5所应用科学大学开展合作。下萨克森州无偿援助的400万马克,帮学校建立10个工程类专业实验室。 2002年,合肥联大、合肥教育学院与合肥师范学校合并组建合肥学院。 合肥学院有何特色?中德合作碰撞出什么火花?应用型大学该怎样建设? 调研岗位所需能力,将其转化为具体教学模块,学生学习一个模块后就能获得相应能力“一开始,学院和我国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一样,面临办学趋同化的问题: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向重点大学看齐,办研究生教育。”合肥学院党委书记蔡敬民说。德国的应用科学大学成为合肥学院学习、追赶的目标。“德国的应用科学大学主要服务周边200公... [ 查看全文 ]专题推荐:
中德联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