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创业"四火攻心":子女教育闹心 创业不如的相关文章
海归韩庚辰:13载无怨无悔创业路
韩庚辰近影
眼前走过来的这个人,皮肤略黑、穿着朴素。“你好,我是韩庚辰!”从他的口音可以听出来,他是河南人。
我们不敢相信这就是韩庚辰,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他的北京奥瑞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12月,在13年时间里,从最初注册资金300万元的小公司,如今已发展成为注册资本达1亿元的大型现代化种子企业,被农业部认定为“中国百强种业单位”。2005年,奥瑞金成为国内首家在美国纳斯达...[ 查看全文 ]
身在海外心系祖国 “潜海归”群体渐入公众视野
北京的会议结束后,数十位海外高层次人才立即奔赴江苏无锡。
在参观无锡国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时,大家围绕公司的企业文化这一话题展开交流。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海外留学人员掀起了新一轮的回国浪潮,“海归”一词也因此为人熟知。时至今日,另一个群体——潜海归,也逐渐走进公众视野。相对于有国外学习、工作经验并归国发展的海归而言,“潜海归”意指仍在海外留学或工作但心系祖国发展的人才群体。
...[ 查看全文 ]
中国掀起吸引高层人才热潮 新一波"海归潮"涌
今年6月,中国发布首个《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从中央到地方,正在掀起一股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的热潮,这为海外华人回国创业和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与机遇。不过,一千个“海归”就有一千个不同的故事,到底归不归、何时归、归哪里、怎么归,每个人有各自不同的道路选择。
人才战略:从招商引资走向招才引智
参与了这个规划纲要起草制定的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辉耀...[ 查看全文 ]
女海归的另类创业经历:将“务农生活”进行到
石嫣的小毛驴市民农园里的有机蔬菜已经得到大家的喜爱,订单源源而来。
社会对女性本就有种不自觉的偏见,她们从事农业更是要承受来自家庭、社会的许多压力。但有一些女海归,却在务农的道路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一切,源自她们对农业的浓厚兴趣、坚持不懈的行动力及先进的生产理念。
务农原因各不同 兴趣喜好是关键
“我从小就喜欢无拘无束的生活,到了英国,更是对欧洲田园生活羡慕不已,男耕女织的日子很是惬意...[ 查看全文 ]
首份海归就业力调查出炉 五成人月薪不足5000元
由留学专业机构开展首份《海归就业力调查》出炉 近五成人月薪不足5000元此外——近八成海归仨月内工作“落听”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海归”回到中国寻找发展机会。与本土人才相比,海归的就业竞争力如何?回国多久能找到工作?每月能挣多少钱?哪个专业最吃香?
中国教育部认定的留学服务专业机构启德教育集团,历时三个月对近7000名海归展开网络调查,中国首份《海归就业力调查》24日出炉。
...[ 查看全文 ]
海归广播人骆东泉:把中国之声传到海外
1996年,骆东泉(中)与同事一起到90多岁的罗马尼亚忠实听众贝蒂卡(右一)家里做客,许多罗马尼亚“粉丝”纷纷从外地远道赶来,大家相聚一起畅谈友谊。
1966年的冬天,利用在罗马尼亚学习的闲暇时间,骆东泉(右二)与同学一起登上喀尔巴阡山。
1968年8月29日晚,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大学宿舍里,一群年轻的中国留学生凑在一台旧式收音机前。当周恩来总理出席罗马尼亚驻华大使国庆招待会并发表讲...[ 查看全文 ]
博交会达成引才意向近300人 海归看中创业平台
昨日(19日),规模空前的产业群英会———首届中国(广东)博士后人才交流与科技项目洽谈会(简称“博交会”)在佛山开幕,达成项目合作意向400多项,达成引进博士、博士后人才意向近300人。其中广东企业居多。
昨天参会的博士、博士后和专家近700人。在佛山、东莞等制造业重镇乃至我省展区洽谈上,不少博士、博士后人才奔着此前已有沟通或意向的企业“亲密接触”,现场恍如再现“孔雀东南飞”的景象。很多博士、博...[ 查看全文 ]
海归积极投身中国环境问题研究:让水更清 天更蓝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这是毛泽东《念奴娇·昆仑》中的一句词。气候、环境是全球性的问题。中国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环境问题。有这样一些海归,他们一直致力于环境问题研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解决我国环境问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采用高科技变废为宝
段宁是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1988年,他从美国学习回来后便投入到清洁生产中。段宁认为,清洁生产就是进入生产过程,从源头改进生产工艺,减...[ 查看全文 ]
海归院士回母校南工大拜谒恩师 冀学子为国献力
中新网南京6月3日电南京工业大学杰出校友、“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感动中国2007年度人物”、“中国催化剂之父”闵恩泽院士近日携夫人陆婉珍院士荣归母校,赴该校江浦校区时钧园缅怀恩师,并寄语母校师生。
闵恩泽1946年从中央大学化工系(南京工业大学前身)毕业,1951年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学位,1956年学成归国。此次回宁期间,闵恩泽、陆婉珍院士伉俪在南京工业大学党委书记王...[ 查看全文 ]
贵阳重金引“高才” 5年计划引10支海归人才团队
未来5年,贵阳市计划引进10支海外留学归国人才团队、20支国内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人才团队来筑创业,打造高新技术人才小高地。
记者昨日(26日)从市委组织部获悉,为吸引高端人才来筑创业,贵阳市设立了贵阳市高新技术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建设专项资金,并出台《贵阳市高新技术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暂行办法规定,入筑创业的海外人才团队最高可获5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国内创业人才团队最高...[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