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除夕到正月十六的习俗有哪些的相关文章推荐

除夕到正月十六的习俗有哪些

除夕到正月十六的习俗有哪些,留学群小编为您详解,欢迎阅读。 除夕夜辞旧迎新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迎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迎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人们在这一天里贴门神、贴春联、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置天地桌接神酬神。  [page] 正月初一不扫地 正月初一,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压住邪祟。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初一不倒垃圾,备一大桶盛废水,当日不外泼。如果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产的预兆,得赶快说声“岁(碎)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 正月初二回娘家 正月初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礼物带双数。女儿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但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正月初三不拜年 正月初三又称赤狗日,与“赤口”同音,通常不会外出拜年,传说这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不过这个习俗早已过时,因为现在人们难... [ 查看全文 ]
2016-01-26

专题推荐:

除夕到正月十六的习俗有哪些的相关文章

大年初四习俗

大年初四习俗有哪些,欢迎留学群小编为您解答,欢迎阅读。 大年初四习俗 1、折箩 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箩(zhēluó)。 所谓折箩,就是把初一到初三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折箩”是老北京以及河北地区的一个特有名词。 《北京土语辞典》解释为:“酒席吃罢,剩下的菜肴,不问种类,全倒在一块儿……也叫‘折箩菜’。”过去人们不富裕,头天的剩菜剩饭舍不得倒,第二天“折”到一起烩食,残羹剩饭有一种特...[ 查看全文 ]
2016-01-26

专题推荐:

春节的儿童画

春节是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亲友团聚,儿童眼中的春节是怎样的呢?下面跟着留学群小编一起来欣赏关于春节的儿童画吧! 春节的儿童画(一) (春节堆雪人的儿童画) 春节的儿童画(二) (春节放烟花的儿童画) 春节的儿童画(三) (春节燃鞭炮的儿童画) >>>春节燃爆竹的来历 春节的儿童画(四) (春节欢庆的儿童画) 春节的儿童画(五) (春节拜年的儿童画) >>>春节拜年习俗的来历 春节的儿童...[ 查看全文 ]
2016-01-15

专题推荐:

正月十五是什么节

正月十五是什么节,留学群小编为您解答,欢迎阅读。 正月十五是什么节:元宵节,又称上元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 查看全文 ]
2016-01-15

专题推荐:

正月初一是什么节

正月初一即农历的第一天,正月初一是什么节?留学群小编为您解答,欢迎阅读。 正月初一是什么节:春节 正月初一古称春节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岁旦、岁首、岁朝、新正、首祚、三元或年、过年,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年节古称“元旦”。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 查看全文 ]
2016-01-15

专题推荐:

春节燃爆竹的来历

春节为什么燃爆竹,跟着留学群小编一起来了解关于春节燃爆竹的来历吧! 春节燃爆竹的来历 据说鞭炮起源于 爆竹。 这个习俗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荆楚岁时记》曾经这样记载,正月初一,鸡叫头一遍时,大家就纷纷起床,在自家院子里放爆竹,来逐退瘟神恶鬼。 当时没有火药,没有纸张,人们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这当然是迷信,但却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 到了唐朝,鞭...[ 查看全文 ]

春节拜年习俗的来历

春节到了,亲戚朋友互相拜年,是庆贺新年的传统习俗。春节为什么要拜年呢?跟着留学群小编一起来了解关于春节拜年习俗的来历吧! 春节拜年习俗的由来 大年初一,人人都早早起来,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关于拜年习俗的由来,传说远古时代有一种怪兽,头顶长独角,口似血盆,人们叫它做“年”。每逢腊月三十晚上,它便窜出山林,掠食噬人。人们只好备些肉食放在门外,然后把大门关上,...[ 查看全文 ]

除夕守岁的来历

守岁是除夕的习俗之一,至于除夕为什么要守岁,跟着留学群小编一起来了解关于除夕守岁的来历吧! 除夕守岁的来历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 查看全文 ]
2016-01-13

专题推荐:

春联的特点

春联的特点是什么,留学群小编为您解答,欢迎阅读。 春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在华人社会、朝鲜半岛和越南,每逢过年人们都会贴春贴,以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有些地区又把条状、不成对的春贴称为春条。朝鲜则有春榜、春贴、春帖等名称。传统春贴是由人手以毛笔书写,但现在亦有机器印制的春贴。春联的种类较多,有街门对、屋门对等,每幅春联都有横批。 >>...[ 查看全文 ]
2016-01-08

专题推荐:

春节对联的传说

贴春联是庆贺春节的形式之一,关于春节对联的传说,大家了解有多少呢,跟随留学群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春节对联的传说 说起春节对联的传说,不得不提到门神的由来。 门神,传说是能捉鬼的神荼郁垒。 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中引《黄帝书》说:上古的时侯,有神荼郁垒俩兄弟,他们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树,树荫如盖。每天早上,他们便在这树下检阅百鬼。如果有恶鬼为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 后来,人们便用两块...[ 查看全文 ]
2016-01-08

专题推荐:

春节的来历100字

关于春节的来历大家了解有多少呢?下面是留学群小编整理提供的春节的来历100字介绍,欢迎阅读。 春节的来历100字一: 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的来历100字二: 春节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 查看全文 ]
2016-01-06

专题推荐:

推荐访问
十六字 十六大 哪些学校的毕业生薪酬比较高 中介机构要有哪些服务 二十六 首选哪些专业 除夕夜的作文350字 除夕之夜作文 除夕夜作文300 关于除夕的作文400 除夕夜作文500 有关春节习俗作文 2015正月初六祝福短信 2015正月初八祝福短信 2015年除夕短信祝福语 春节和元宵节的习俗 元宵节的习俗作文 元宵节习俗 元宵节传统习俗 元宵节闹花灯的习俗
热点推荐
植树节是几号 春节活动 跨年晚会 清明节活动 重阳节来历 国庆节诗句 教师节是几月几号 世界艾滋病日 劳动节作文 中秋节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