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在杭州创业:海归看重什么的相关文章推荐
在杭州创业:海归看重什么
“江浙地区是鱼米之乡,我想把生物领域中的‘乳酸菌’培植技术带到杭州,为江浙地区的农业尽一点力。”留学日本归来的孙建忠告诉笔者。孙建忠1993年留学日本,2006年应邀回国参加了大连第九届海外学子创业周,把在日本已经有20多年历史的乳酸菌技术带回国内。之后孙建忠创办了大连龙城内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乳酸菌生态菌剂,被誉为家禽、家畜及水产品的“酸奶”。他表示此次参加杭州的合作大会是希望能找到合作伙伴,将这项技术推广。
在“2009浙江·杭州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上,像孙建忠这样带着自己的技术或项目来杭州寻找机遇的海外人才有400多名,大部分具有10年以上的海外工作经验。他们或从事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高端产业研究,或从事农林水产、环保等领域产品研发。与会的海外人才都有一个共同的希望,就是将先进的技术引入国内,为祖国发展尽一点力。
杭州有更好的发展机遇
与传统的人才交流大会不同,此次大会是以海外人才的创业项目为重点推介对象,特意为海外人才设置项目展示摊位,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人才和资本的无缝对接”与“零距离接触”。“如果没有这个交流平台,我们自己很难得到接触这么多当地企业的机会”。齐海燕深有感触地说。她在美国初步研发了一种防治老年性疾病的新药,正在寻找合作伙伴和资金支持进行进一步开发。
“在...
[ 查看全文 ]
在杭州创业:海归看重什么的相关文章
就业与创业 不一样的选择
据人民日报报道:在全国第四十届高级人才洽谈会高级人才寻访中心的展位前,前来咨询的求职者络绎不绝,其中不乏回国就业的海归。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年轻海归对工作的预期更加现实,对自己能力与回报的定位也愈加明晰。
“今后可能的话,我想开办一家幼儿园,进行有特色的多种语言教育。因为留学经历告诉我,如果能够在小时候掌握尽可能多的语言,在未来的竞争里会更有优势。”刚从招聘会场走出的张璐晶,还是忍不住谈起了未来的...[ 查看全文 ]
新海归工资与国内普通职员差不多
核心提示:
本月,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留学人才发展报告(2009)》,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中国出国留学总人数已经达到139万,归国留学人员则约为39万,而估计到今年底,出国与和归国留学人员将分别超过160万和50万。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欧美各国就业困难,许多中国留学生都不得已选择了回国就业,“海归”人数出现较大幅度增长。据统计,仅2009年前4个月归国留学生同比就上升了34%。...[ 查看全文 ]
海外趣谈:“海归”的30种水土不服
1.人人一个移动硬盘
2.背大背包进超市......
3.看到绿灯或者遇到斑马线,习惯不抬头,直接朝马路对面走去
4.出门在车站等bus总想回头找时刻表
5.进出门时习惯帮后面的顶着门,吓得人家不敢前进,以为你堵截他
6.看到警察配枪一点都不害怕
7.拨别人的手机通话时间都很短,一般只响3声,怕进留言收费
8.随便把书包往地下一扔
9.出门不爱带现金
10.去K房就两眼发直,感觉自己太土,别人说谁...[ 查看全文 ]
50万元,创业还是留学?
2010年1月1日起,申请前往澳洲留学的生活费标准将由12000澳币/年上调至18000澳币/年。一边是六七十万元的高昂学费,一边是“留学负翁”、“海待”的报道,用50万元加3年的青春留学海外,我的投资能够收到应有的回报吗?
留学一趟成“归国负翁”
“父母掏空家底30多万元,后来又贷了20多万元,才凑齐生活费。”李欣从澳大利亚留学回来后在郑州一家外企工作,每月5000多元的工资,除了还贷还要攒买房...[ 查看全文 ]
猎头公司不会因“海归”就多看两眼
作为针对中高端人群求职机构的猎头总监,徐荷香有着10多年的猎头经验。“客户绝大多数看重从业经验,所以,猎头不会因为海归就多看两眼。”
对一般人才而言,智联招聘针对企业招聘人才有过一个调查,同等条件下,18%的企业明确表示不会优先录用海归,47%的企业表示视情况而定。
因为职业的特殊性,徐荷香经常遇到一些海归朋友的求助。“有工作经验的海归,我非常欢迎!可是,绝大多数向我求助的,都是缺乏工作经验的海归...[ 查看全文 ]
留洋归来他不敢自称“海归”
网上一度流行一个描述年轻人生存状态的段子——《我们是怎样的一代人》:上小学时大学不要钱,上大学时小学不要钱……
澳洲求学归来的杭州人赵楠(化名),辞掉了干了几个月的银行卡推销员工作,在家做了一段时间的“宅男”后,痛定思痛地编写了一段《我们是怎样的一代海归》:
当我们没留学的时候,留学生回国是人才;
当我们去留学的时候,国外“教育产业化”了;
当我们从国外大学毕业,国外闹金融危机了;
当我们成为“海...[ 查看全文 ]
90后:我们是在考公与留学间挣扎的一代
据《今日早报》报道 记者联合省内几所大学的大学生团队,调查了100名25岁到35岁的浙籍的留学归国人员情况,大学生们还尝试对调查进行了解读。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通讯社参与调研的负责人韩祚君表示,她自己是一名大三女生,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也曾考虑出国,“原本我想,有海外学习经历,起码回国不会从基层开始做吧。”不过她亲自问了3个海归之后,“不会从基层干”这种想法完全没有了。
“我们差不多算‘90后’...[ 查看全文 ]
金融危机下变动最大的行业是什么?
金融危机下,西方各国各行各业都有所变化,许多专家也在认真研究,其影响比我们一开始的感觉则要更为深远。作为中国留学生的升学指导,我们建议中国学生在职业定位上要特别小心,特别是原来比较热门的一些专业,现在似乎变得很是困难。
金融专业
金融专业在金融风暴之前一直是高薪和高社会地位的代名词,打个比方,如果你能够在美国的华尔街金融系统工作,那就意味着你的前景、薪酬和社会声望是很高的。但是,现在从上到下都在裁...[ 查看全文 ]
海归越洋工作变海鸥 多在高科技工作
《中国留学人才发展报告(2009)》显示归国留学人员就业领域发生巨大变化
有关“留学与海归”人才研究的蓝皮书《中国留学人才发展报告(2009)》日前发布。该书的主编、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辉耀表示,如今留学专业选择日趋多元化,归国留学人员的就业领域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专业选择趋向实用学科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国留学的人员中,理工科专业占相当大的比例,而2000年以后出国的留学...[ 查看全文 ]
中国雅思之父周六来杭州
有“中国雅思之父”、“胡雅思”之称的胡敏,本周六上午10:00,将专程从北京到杭给杭州学子讲雅思(地点:杭州西湖文化广场浙江省科技馆四楼,领票热线0571-85055665)。
胡敏,北京新航道教育文化公司总裁,原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副董事长、总裁。昨天,记者电话采访了在北京的胡敏,他正在为28日在杭州举办的“雅思盛典”做准备,届时他将现场详析雅思考试攻略,并回答有关留学问题。
胡敏从1997年在英...[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