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海归梅晓丹:海创周走出的生物科技领跑者的相关文章
江苏镇江第二批引才计划评审 40余海归人才面试
江苏镇江市“331计划”第二批引进人才项目评审进展顺利。27日,来自全球各地的51个高层次人才(团队)来镇面试。如果顺利通过的话,这批人才(团队)将得到镇江市政府的高额资金资助并将在镇江市未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镇江市“331计划”自启动实施以来,镇江市委、市政府已组织开展多次专题招才引智活动,“331计划”在海内外掀起热潮。今年,共有249名人才网上申报第二批“331计划”。其中,有...[ 查看全文 ]
中关村打造海归人才特区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一处砖红色低层建筑群,周围车少人稀,环境清幽,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生命所”)就坐落于此。“这是北京的一个‘秘密’,远离喧嚣的地方,有着这么一个世界水平的基础科学研究所。”生命所所长、美籍华人、美国国家科学院最年轻的院士王晓东说。
创造“类海外”学术环境
2003年初,年仅40岁的王晓东已是美国得州大学终身教授和霍华德·休斯研究所的研究员,关于细胞凋亡规律的研究成果和著作...[ 查看全文 ]
高考后留学市场的“前世今生”
2010年高考刚刚结束,在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迎来出国留学申请的高峰期。近年来,国内留学市场的趋势和特点是怎样的?究竟该如何看待出国留学这个选择--带着这些广大学子和家长关心的问题,笔者采访了有关留学专家。
●近三年来高考后留学人数持续递增
近几年来,留学这个概念日渐被国人接受,高中毕业生选择出国留学的人数也出现了持续增长的态势。
李浚告诉笔者,2004年底开设SAT培训班时仅有几十名学生参加,到...[ 查看全文 ]
高考后留美需防五大误区
作为留美资深专家,对今年应届高考的学生,以及即将面临2011年高考的准高考生,南京加成留学部的徐磊经理谈到了目前对于美国留学,学生和家长所常见的一些误区。
误区一:国内高考落榜的学生不能进入美国一类大学
中国的高考成绩并不影响申请美国大学,实际上美国大学从来没有把中国高考列为录取要求,所以即使是国内高考落榜的学生依然可以申请美国一本大学。
误区二:无语言成绩不能进入美国一类大学
很多美国一类大学,...[ 查看全文 ]
留美学子自发组织赴安徽支教
6月6日至12日,安徽宁国来了一个特殊的支教团,他是由美国威斯康星州大学华人学生会发起,自愿报名并最终由11名学生组成的支教团,他们来到宁国进行为期一周的农村初中志愿支教活动。
1.支教团11名留美学生放弃休息,第二次走进宁国
志愿者们绝大多数都是这所世界一流大学的本科留学生,最大的23岁,最小的只有19岁,尽管他们都生长在国内大中城市的富裕家庭,但自小就十分上进,成绩优异,有的在国内甚至在国际青...[ 查看全文 ]
留美择校:选择研究型大学还是学院?
首先我们要清楚研究型大学和学院的区别。在美国,不管前100名的大学规模是大是小,全都是朝研究方向发展,也就是“研究型大学”。学院跟大学很近似。一般来讲,美国的学院是四年制的高等学校,提供文理科学士学位,通称本科或者学士学位。但是,研究型大学和学院很难区分,大部分的学院除了设有大学课程之外,也有硕士、博士的课程。
解读一下两者的区别
研究型大学的课程比大学的课程要难深许多。研究型大学有坚强的研究课程...[ 查看全文 ]
安徽马鞍山力推以商招商 吸引“海博”团回国创业
6月20日,当美国北卡莱罗纳州百美奥公司首席科学家张钦博士代表其海归博士团队联手长沙浦江房地产公司董事长张雪睛与马鞍山市经济开发区副主任马少华三方正式签约,总投资为4.5亿元的研发生物医药高科技项目落户马鞍山市后,张钦高兴地说:“马鞍山的良好投资发展环境对我们海归科研人员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而马鞍山作为国内中部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示范区也为我们提供了大显身手的平台和舞台。”
科技报国博士团眼光瞄...[ 查看全文 ]
留美女生万里回国服务世博
据上海浦东区政府网站消息,一位16岁花季少女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甘当世博志愿者,服务世博、奉献世博的感人故事在世博社区广为流传,她名字叫季佳琛。
季佳琛是一位旅美留学高中生,在美国弗吉尼亚学校就读。5月1日,上海世博会是科技、文化盛会,胜利开幕、开园的精彩场景使她激动万分,同时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是如此的骄傲,也萌发了回国做一个志愿者的想法,得到了父母的热情支持后,就积极作回国的准备。
期末考试一结束...[ 查看全文 ]
80后海归创业从小做起 街头找来创业项目
“海归”回国创业如今并不鲜见,张朝阳、李彦宏等“IT英雄”早已成为“海归”创业的标杆性人物。然而,在少数辉煌故事的背后,现实却是多数人怀揣宏大的梦想而折戟战场,创业尤其是IT创业在中国已经远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但年轻的80后“海归”李巍没有成为其中的一员,他只是选择了一种很不起眼的小食品——冻酸奶作为自己创业的起点,而不是成为一个坐在家里等待机会光顾的“海待”。
2009年之前,与众多中国留学生一...[ 查看全文 ]
世博场馆中的海归身影速写
“一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8小时。”这是留英回来的袁璐在上海世博会场馆中的工作安排。他向我们吐露了自己的心声:“留学期间我没能赶上北京2008年奥运会,觉得很遗憾。现在世博会来了,我希望能参与进来,做点实事。”像袁璐一样活跃在世博会各个场馆中的海归不在少数,他们的身影,正成为世博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构建“展馆联盟”网络
目前在世博场馆中,海归的工作集中在场馆预约、会员接待、场馆运营、馆方采购、担任...[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