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狱中翻译稿犀利
高晓松狱中展露惊人翻译才华 “11月8日,立冬,期满,归。184天,最长的半年。大家都好吗?外面蹉跎吗?”这是高晓松出狱后的第一条微博。当天中午,高晓松就离开北京飞往美国宣传自己的电影作品《大武生》。 这半年对高晓松而言,或许确实是“最长的半年”,但从积极因素来看,至少能够让心高气傲的他暂时离开娱乐圈,脱离浮躁,思考如何面对人生的危机。 狱中生活 以北京方言特色 翻译外文小说 在狱中的日子,高晓松做了不少事,随时遥控他执导的电影《大武生》各项事务,为崔永元的纪录片《我的抗战2》制作主题歌。写诗、研读“百科全书”,还翻译了外文小说。 “说白了,我排在长长的队尾,没啥荣誉和光环,没啥好意思留给后代……” “日子翻回我九张儿那年,那时我打算送给自己一份生日好礼——找个雏儿,过个夜,撒点儿野。” “你大爷,”我对丫说:“汝将弃吾而去兮吾将安适?” 这是高晓松在狱中翻译的哥伦比亚作家加夫列尔·马尔克斯晚年小说《Memories of My Melancholy Whores》的片段。这部小说一般被直译为《苦妓追忆录》,然而高晓松赋予了它一个全新的、诗意十足的名字:《昔年种柳》。 比起其他一些晦涩难懂的翻译作品,高晓松不像是在翻译,更像自己在写作。很多网友看后,赞高晓松的翻译风格像王朔,... [ 查看全文 ]高晓松狱中翻译稿犀利的相关文章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