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医综合考研大纲变化:诊断学
出国留学考研网为大家提供2017中医综合考研大纲变化:诊断学,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7中医综合考研大纲变化:诊断学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试大纲 (一)绪论 1.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四诊改为诊法”、辨证、辨病、病案书写。 2.中医诊察疾病的基本原理: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达变。 3.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则:整体审察、四诊合参、“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改为“病症结合”。 4.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删) (二)望诊 1.望诊的概念和原理。(删) 1.望神:得神、(加:少神)、失神、假神及神乱的表现与临床意义。 2.望色:常色、病色的概念、(加:特征及临床意义),面部的脏腑分属部位,五色的主病,望色十法的内容。(五色的临床意义) 3.望形体:强、弱、胖、瘦(删:及常见畸形)的表现与临床意义。 4.望姿态:常见异常姿态的表现与临床意义。 5.望头面、五官、颈项(2016:头面与发、目、鼻、耳、口与唇、齿龈及咽喉)的常见异常表现与临床意义。 6.望躯体与四肢:(删:颈项)、胸胁、腹、背部、腰部(腰背部)及四肢的常见异常表现与临床意义。 7.望二阴:前阴、后阴的常见异常表现与临床意义。 8.望皮肤:全身(常见)皮肤色泽、变化及斑疹、白(... [ 查看全文 ]2017中医综合考研大纲变化:诊断学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