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金钱的魔力》读后感的相关文章推荐

《金钱的魔力》读后感

《金钱的魔力》这篇课文是节选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写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下面是由留学群读后感栏目小编整理的《金钱的魔力》读后感,欢迎查看。 《金钱的魔力》读后感【一】 今天,我们学了一篇课文——《金钱的魔力》,文中店员托德和老板见钱眼开的丑态令我感到厌恶,也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这篇文章摘自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一书,极大地讽刺了当时社会那些见钱眼开,爱财如命的家伙。我们不应该像老板和托德那样做,见钱眼开唯利是图,以钱的多少来决定对人的态度。不管对方是穷人还是一个大富翁,都要热情的对待和尊重他们。 文中的托德和老板简直就是金钱的奴隶。其实不要说,现在社会上许多人都被金钱“指示”得团团转。比如说有一种食品不合格,他要先过国家检测总局那一关,就必须拿金子,拿好酒,拿好烟来服侍那位“关键人”,难道有哪一位领导不曾在金钱面前失去了理智。 我们有时候因为懒惰,便给那么5角、1块的“小利小惠”,要另一个同学去帮他买,这样报酬我们戏称为“跑腿费”。我们班的同学酷爱玩电脑游戏,有些同学叫另一个同学帮自己升级,然后给他多少多少“QQ币”,这种交换法在他们中间还颇为流行。也许,这就是金钱的奴隶,我们绝对不能做老板和托德。 读了这篇课文,我知道了一个道理:人活在世上,如何... [ 查看全文 ]

《金钱的魔力》读后感的相关文章

《上海的早晨》读后感范文

《上海的早晨》以小说的形式,给我们仔细的讲述了一个生动的历史事件。下面是由留学群读后感栏目小编整理的《上海的早晨》读后感范文,欢迎查看。 《上海的早晨》读后感范文【一】 周而复先生的成名小说《上海的早晨》,描写得是解放初期,我国对民族资本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事,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初社会主义改造的曲折过程。按周而复自己的话说,《上海的早晨》是反映工人阶级和资本阶级这一基本矛盾的长篇小说。 ...[ 查看全文 ]

《郑人买履》读后感

《郑人买履》读后感(一) 今天老师给我们讲了一篇文言文《郑人买履》。我听明白之后脱口而出:“他真傻呀!用脚试一试就可以了,非要回家去取尺码。他怎么不知道变通呢?” 《郑人买履》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郑国人想买鞋,他拿尺把脚量了一下,放在了座位上。他在集市上选好了鞋子后才想起来自己忘了带尺码,于是就想回家去取。卖鞋的人让他试一试合不合脚,他说只相信尺码。等他从家里 回来,集市散了,卖鞋的人走了,...[ 查看全文 ]
2016-08-24

专题推荐:

《刻舟求剑》读后感

刻舟求剑读后感(一) 我今天看了一个成语故事:《刻舟求剑》内容是: 战国时。楚国有一个人坐船渡江。船至江心,他一不小心佩戴的宝剑从剑鞘滑出掉入江中。他赶紧伸手去抓,但已经来不及了。眨眼之间,宝剑在滔滔的江中沉没。同船的人对此都感到非常的惋惜,但那楚人并不焦急的说:掉了就掉了,让我做个记号再说。 说罢,掏出一把小刀,在船弦上刻了一个印子。船上的人理解他的意思,问道:“你这是什么意思?楚人得意的...[ 查看全文 ]
2016-08-24

专题推荐:

饮湖上初晴后雨读后感

饮湖上初晴后雨 作者: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注释 1、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2、 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 3、 奇:奇妙。 4、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 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 查看全文 ]
2016-08-24

专题推荐:

《彩色的翅膀》读后感范文

在海岛上种西瓜面临着重重困难,一是没有昆虫授粉,二是不小心,结出来的小西瓜会被巨浪打掉,三是战士们要训练,不能一心一意地看护小瓜。下面是由留学群读后感栏目小编整理的《彩色的翅膀》读后感范文,欢迎查看。 《彩色的翅膀》读后感范文【一】 前几天,我们学习了《彩色的翅膀》这篇课文,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课文主要写了宝石岛观察通讯站的信号兵小高回家探亲,在返回的路上,提了一纸箱小昆虫带回小岛...[ 查看全文 ]

过分水岭读后感

【原文】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译文1】 溪水是没有感情的,但眼前的这条溪水却似乎很多情,我入山三天了,它一直在我侧畔伴我同行。登上岭头,便是我和小溪分头而行的时候,心中不觉引起依依惜别的感情,在这寂静的深山之夜,耳畔只听到岭头流水,仍是潺澧作响,彻夜不停,仿佛是在和自己这个同行三日的友伴殷勤话别似的。 【译文2】 溪水本无情,但我入山这...[ 查看全文 ]
2016-08-24

专题推荐:

《马诗》读后感

马诗的诗意 《马诗》 作者: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注释: 1、大漠:广大的沙漠。燕山:在河北省,东西走向,构成了一些重要隘口,如古北口,喜峰口等。一说为燕然山,即今之杭爱山,在蒙古人民共和国西部。 2、何当:何时,何日。 3、金络脑:即金络头,用黄金妆饰的马笼头。 4、踏:走,跑。此处有“奔驰”之意。 5、清秋:清朗的秋天。 诗意: 广阔...[ 查看全文 ]
2016-08-24

专题推荐:

《房兵曹胡马》读后感

【原文】: 房兵曹胡马 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注释】 ①此诗作于公元740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或741年(开元二十九年),当时杜甫在洛阳,正值青年时期。②竹批:形容马耳尖如竹尖。③峻:尖锐。 堪:可以,能够。托死生:马值得信赖,对人的生命有保障。 骁(xiāo)腾:健步奔驰。 【翻译...[ 查看全文 ]
2016-08-24

专题推荐:

《我的长生果》读后感范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是由留学群读后感栏目小编整理的《我的长生果》读后感范文,欢迎查看。 《我的长生果》读后感范文【一】 当我第一次看见这个课题的时候,我的脑海里浮想联翩。这个长生果加上引号表示什么?是人参果?还是花生、小麦、苹果、核桃、蟠桃?或是,我想应该是某钟对作者而言,有意义的东西吧!直到读了课文才知道这“长生果”是指书。 作者从课文中告诉我们她最早的读物是被孩子们叫做“香烟...[ 查看全文 ]

《暮江吟》读后感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诗句译文 一道残阳渐沉江中,半江碧绿半江艳红。 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亮似珍珠郎朗新月形如弯弓。 赏析 《暮江吟》主要是写“暮色江景”。《暮江吟》全诗共四句。前两句写夕阳斜照在江面上的景色,这是最真实可信的暮色江景。后两句写诗人流连忘返,直到新月初升的场景。诗中“九月初三”与“月似弓”上下紧扣,...[ 查看全文 ]
2016-08-24

专题推荐:

推荐访问
读后感 作文网 魔力球 《安徒生童话》读后有感 金钱论 《俗世奇人》读后感 《塔顶上的猫》读后感 读后感200字 读后感作文1000字 读后感作文600字 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五年级读后感作文400字 四年级作文读后感350字 读后感作文800字 读后感500字左右 五年级的读后感 小学五年级作文读后感600字 小学四年级读后感 小学五年级作文读后感550字 窗边的小豆豆 读后感 读后感作文700字
热点推荐
水浒传读后感2000字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 三国演义读后感2000字 男生贾里读后感 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 读一本好书读后感 雷雨读后感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 一千零一夜读后感 只有一个地球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