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国家公务员时政热点:“双11”前严打“炒信”
本文“2017国家公务员时政热点:“双11”前严打“炒信””,跟着留学群公务员考试频道来了解一下吧。欢迎您阅读。 “炒信”已经威胁到新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当然,在打击“炒信”过程中既要“严字当头”,又不能因噎废食,限制市场活力。 日前,国家发改委会同人民银行、商务部、质检总局等部门签订《关于对电子商务及分享经济领域“炒信”行为相关失信主体实施联合惩戒的行动计划》,拟将炒作信用的企业列入黑名单。阿里巴巴、京东、顺丰速运等8家企业签订《反“炒信”信息共享协议》,承诺对“炒信”者采取屏蔽或删除账户等惩戒措施。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一些星级很高的网店选购商品,以为买的是广受好评的爆款,收到的却是以次充好的差货。这些名不副实的网店,可能就存在“炒信”问题。媒体调查发现,从网店刷单到快递发空包裹,一条靠“炒信”忽悠消费者的灰色产业链已形成。“双11”前夕,有关方面严打“炒信”可谓正当时。 “炒信”严重扭曲了电商的信用评价机制,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合法权益,也损害了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可以说,“炒信”是电子商务领域的一大毒瘤,也是电子商务领域典型的失信行为。随着“全民网购”渐成趋势,“炒信”已经威胁到新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过... [ 查看全文 ]2017国家公务员时政热点:“双11”前严打“炒信”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