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6和7》教案设计的相关文章推荐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6和7》教案设计
《6和7》教案(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7两数,会读、会写这两个数,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
3.通过学生观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6、7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7各数的大小,知道6、7的序数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摆卡片的活动,比较5、6、7的大小。
教学工具
电脑课件、计数器、小棒若干、图片若干、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引导学生从0数到5,再从5数到0。(可用指名数、齐数、拍手数等方式进行)
2.出示0~5六个数字,读数。
3.按顺序读数:( )2( )4( )。
通过数数认识数字、数的顺序,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学习数数和认数。
a.电脑课件展示第39页的主题图:教室里,同学们正在大扫除。教室里摆放着6张桌子、7把椅子,5个同学在打扫卫生,又从外面走进来1个女同学。
b.引导观察,启发思考。
在学生观察画面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互相...
[ 查看全文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6和7》教案设计的相关文章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平面图形》教案设计
《认识平面图形》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拼一拼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五种平面图形的特征,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
2.通过拼摆图形,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3.在学习活动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积累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之美;同时也培养与同学之间的交往、合作意识,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直观感知所学平面图形的...[ 查看全文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立体图形》教案设计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识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 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 查看全文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0的认识》教案设计
《0的认识》教案(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与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的两种含义:表示没有和起点。
2、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规范整洁的书写0。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4、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 与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重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体会“0”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0
师:小朋友们都喜欢看...[ 查看全文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加法减法》教案设计
《加法减法》教案(一)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认识“+”号、“=”号,会读加法算式。
1.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单的方法;通过学生操作、表达使学生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学交流意识;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查看全文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1-5的认识》教案设计
《1-5的认识》教案(一)
教学目标
1、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写1-5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3、利用“野生动物园”图,使学生初步感知“用数学”的乐趣,同时滋生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良好愿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会用不同的物品表示1-5各数,并知道1-5的多少。
教学难点: 会用自己的语...[ 查看全文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前后左右》教案设计
《前后左右》教案(一)
教学目标
1、在游戏的过程中,感知左、右这两个方位,初步掌握判断左、右的方法。
2、能按左右的方位要求处理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左、右等词语描写物体所在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3、让学生经历在现实情景中描述或交流物体间位置关系的活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辨认前后、上下、左右方位。 难...[ 查看全文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上、下、前、后》教案设计
《上、下、前、后》教案(一)
教学目标
1、 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体验上下、前后的位置和顺序。
2、 培养学生上下、前后的空间观念。
3、 使学生能对上下、前后的位置加以准确的判断。
4、 让学生了解位置的相对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辨别上下、前后的位置和顺序。
教学难点:对学生上下、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查看全文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比一比》教案设计
《比一比》教案(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关系符号=并理解其含义,知道读法、写法,能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找一找,数一数,比一比的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符号化思想方法,以及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符号的简洁、明了的应用功能,感知符号在数学中的功能及其文字不可替代的...[ 查看全文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数一数》教案设计
《数一数》教案(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了解自己的数数情况,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通过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3、在学会数数以后,能有序地数数,并能用多种方法数数。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用点子图表示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体验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教学工具
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小朋友们,你们已经是...[ 查看全文 ]
北师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快乐的小公鸡》教案
《快乐的小公鸡》教案(一)
教材说明:
《快乐的小公鸡》是新世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十六单元“快乐”的第二篇主体课文。本单元以“快乐”为主题,编选了两篇主体课文和一篇自读课文。安排了识字、写字、抄写音节、词语积累、搭配及听故事、讲故事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能力的练习。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可以感悟到快乐的含义:独自一人是一种快乐,与他人相处也是一种快乐,...[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