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高中地理必修1《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的相关文章推荐
高中地理必修1《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1《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海水运动的三种形式
2.理解洋流的形成原因
3.掌握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学重难点
1.洋流的形成及分布状况
2.洋流的成因及其分布规律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
一个在美国西海岸游泳的人,拾到一漂流瓶,里面装着一位菲律宾小女孩的信。阅读课本57页,《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思考,并回答
1、漂流瓶为什么会从菲律宾漂到美国的西海岸?造成它运动的原因是什么?
2、漂流瓶可能是顺着哪些洋流漂过来的?
探究一、洋流的概念
暖流和寒流的概念建立的探究活动
一、洋流的概念
思考:洋流有什么特点?在学习中,你发现了哪些关键词?
二、洋流的性质分类
1、读图:在《世界洋流分布图》中寻找
A组:日本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
B组:东澳大利亚暖流、秘鲁寒流
C组:千岛寒流、阿拉斯加暖流
归纳探究:
⑴、它们分别处在大洋的哪一岸?
⑵、从纬度的角度上看,它们分布在哪个纬度的海区?
⑶、从图中你可以得出什么样的寒暖流分布规律?
指导学生阅读概念后,寻找关键词,并在课本用标记落实。
让学生在地图中寻找三组洋流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分析并归纳寒、暖流概念,引导学生对所得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去伪存真
学情预设...
[ 查看全文 ]
高中地理必修1《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的相关文章
高中数学必修4《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教案
高中数学必修4《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教案【一】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导出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2)能正确运用进行三角函数式的求值运算;(3)能运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求一些三角函数(式)的值,并从中了解一些三角运算的基本技巧;(4)运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进行三角函数恒等式的证明。
2、 过程与方法
回忆初中所学的几个三角函数之间的...[ 查看全文 ]
高中地理必修1《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1《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一
教学目标
⑴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陆地水体的组成及主要类型,能够分析掌握陆地各种水体之间相互运动和相互转化的关系,掌握陆地水体的运动更新过程和规律,明确水循环对整个地理环境的作用和意义。
⑵ 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判读地理原理示意图的方法,培养学生从图像中提取、认定、加工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
⑶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陆地水体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 查看全文 ]
高中地理必修1《全球气候变化》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1《全球气候变化》教案一
教学目标
1.阅读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图等有关图表资料,认识全球气候变化的事实。
2.利用有关图文资料,探究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海岸、水循环、农业等的影响。
3.通过讨论交流,归纳全球气候变暖的适应对策,树立合作意识和全球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难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导入
...[ 查看全文 ]
高中数学必修4《任意角和弧度制》教案
高中数学必修4《任意角和弧度制》教案【一】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弧度制的定义;(2)领会弧度制定义的合理性;(3)掌握并运用弧度制表示的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4)熟练地进行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5)角的集合与实数集 之间建立的一一对应关系.(6) 使学生通过弧度制的学习,理解并认识到角度制与弧度制都是对角度量的方法,二者是辨证统一的,而不是孤立、割裂的...[ 查看全文 ]
高中地理必修1《常见天气系统》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1《常见天气系统》教案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高压、低压系统的活动规律与天气特点。
2、过程与方法:会运用简易天气形势图分析各地天气系统及天气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论联系实际,增强防灾抗灾意识。了解科技前沿,树立学习科学知识为生产生活服务的理念。
教学重难点
1、能根据气压分布图判断其气流状况及天气特点;
2、能读懂简...[ 查看全文 ]
高中地理必修1《气压带和风带》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1《气压带和风带》教案一
教学目标
(1)结合“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这两部分内容,在教师指导下,知道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
(2)在知道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的基础上,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会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3)了解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4)掌握并能说出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气压带、风带的分...[ 查看全文 ]
高中地理必修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案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明确大气的热量来源,即导致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使学生能运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能阐述大气温室效应及其作用,大气热力环流等基本原理。
3.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能运用图示解释风的形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并且能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使学生理解“太阳...[ 查看全文 ]
高中地理必修1《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1《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
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3.培养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解决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分析图片,形成宇宙物质性的观念,形成天体系统各层次的感性认识。
2.利用图表分析法和比较法自主探究地球在太阳系中...[ 查看全文 ]
高中地理必修1《地球的运动》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1《地球的运动》教案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昼夜长短的产生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
2、学会在“二分二至日照图”上,说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
3、总结出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规律;
4、增强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规律。
2、南北半球极昼极夜现象和正午太阳高度发展变化的过程
教学过程
[导...[ 查看全文 ]
高中地理必修1《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1《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太阳辐射的概念及其对地球产生的影响;掌握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主要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地理图表,让学生学会多从身边事物开始探讨,把学习与生活融于一体,培养学生的洞察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案例分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并养成搜索资料的习惯和筛选资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