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休斯敦丰润的雨水让部分华人家后院出现蛇患的相关文章
各移民热门国对职场孕妇是如何保护的
还有两个月,孩子就要呱呱落地,成都准妈妈王梅却再不能回自己熟悉的办公室上班了。前段时间,她接到公司通知,自己上班的地点从成都市成华区调整到了金堂,原来上班直线距离800多米、走路只需15分钟,现在一下变成了37公里、足足要花3个小时。
突然调动工作场地,只是口头告知,也没有工作调动通知书,这让王梅夫妇俩有些难以接受。王梅的丈夫直言,公司的目的,显然是要逼迫怀孕的妻子自行辞职。
在王梅表...[ 查看全文 ]
新加坡政府欲改善客工的居住环境
人力部政务部长张思乐探访的洪新刘海运在班丹路一带的客工宿舍。(新加坡《联合早报》/周柏荣 摄)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人力部正在探讨如何通过修改政策或条例,以提高工厂改装客工宿舍的整体水平,并改善客工的居住环境。
人力部政务部长张思乐8月1日早探访位于班丹路一家由工厂改装的客工宿舍,接受媒体访问时透露这个消息。他说,人力部近年来视察了约90%的工厂改装宿舍,并...[ 查看全文 ]
美国洛杉矶华裔居民对小区治安状况的强烈不满
据美国《侨报》报道,近日,美国洛杉矶鲍德温公园市华人小区接连发生多起入室盗窃案,引起40多户华裔居民对小区治安状况的强烈不满。他们在投诉小区管理委员会(HOA)无所作为的同时,表示要聘请律师状告HOA,指控他们不但置居民的生命安危和财产损失于不顾,还人为设置障碍,阻挠居民自行安装防盗门的滥权行为。
住宅小区两个月内发生十多起入室盗窃案
居民李小姐反映说,自从今年6月以来,他们小区接连发...[ 查看全文 ]
中外情侣的婚恋观
人们好奇中外情侣的婚恋观是否真的有差别?如果有差,到底有多大?记者走向墨尔本联邦广场的街头,对八对中外夫妇进行了不同话题的街头采访。以下内容均来自街头素人们掏心掏肺地精神赞助,下面86留学网介绍他们怎么说吧。
Part 1 作为恋人我们对这些问题怎么看
1、 你们出去吃饭时,会AA制吗?
2、 房子是结婚的一个必需品吗?
3、 婚后对于妻子做家庭主妇怎么看?
4、 ...[ 查看全文 ]
美国纽约带领民众做瑜伽防家暴
纽约五分局带领民众做瑜伽,防家暴。(美国《世界日报》/高梦梓 摄)
中国侨网8月18日电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我被老公欺压几十年,积郁成疾,现在终于知道能去哪里求助了。”家住纽约布鲁克林的华裔妇女卢渭然当地时间17日专程赶到曼哈顿华埠,参加由纽约市警五分局警佐叶家杰创意开发的旨在教育民众了解家暴并勇敢说“不”的活动“Zen in Your Precinct”,不仅通过...[ 查看全文 ]
移民美国的华人老人不见得过得舒心
据《纽约邮报》报道,近日,纽约市长有关“经济适用房”的计划被纽约市委会所否决,该计划预计将因伍德地区的舍曼广场公寓的一半约175个单位改为经济适用房。
纽约市长一直主张对富人增税和增加“经济适用房”的规模,而对华人特别是华裔老人来说,后者一直是他们非常关心的议题。据报道,纽约布鲁克林中美护健中心推出了申请老人屋的咨询活动,主办方原本准备了40份申请表格,但最终有数百名老人前来参加活动,让主办...[ 查看全文 ]
美国平均每分钟有大约5个和诈骗相关的电话
当事人转账后可以对自己的转账行为提出异议,并有权要求立即冻结对方账户。银行可在规定时期内帮助用户追回因诈骗而损失的资金。此外,各大通信运营商在政府部门建议下开始联手行动打击自动呼叫电话
近日,国内接连发生电信诈骗案,甚至导致受害者意外身亡。
从骗子到通信运营商,再到监管部门,最后到受害者,电信诈骗过程中的立法执法问题出在哪里?应该如何改进?美国社会电信诈骗同样猖獗,不过,近日各大通信运...[ 查看全文 ]
移民美国的华人也热衷团购
各类网络平台都能见到团购热潮,且年龄层渐广,生机蓬勃。(美国《世界日报》/林亚歆 摄)
一般超市很少看到的和田玉枣、巨峰葡萄都有机会成为团购主流。(美国《世界日报》/林亚歆 摄)
中国侨网10月17日电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亲友号召团购,以量制价求物美价廉,已非新鲜事。随着消费习惯改变,团购品项也在逐渐扩张,从超级优惠价商品,到一般销售管道难买到的稀货,都能在各式团购...[ 查看全文 ]
美国的餐厅和菜品种类足够“国际化”
许多人往往有一种印象:在美国餐厅吃的自然就是西餐,而西餐就是一些“垃圾食品”再加上牛排、海鲜、红酒等。今年7月,我们去亚特兰大,在洛杉矶机场转机用餐时,看到的却不是那么回事,餐厅和菜品种类足够“国际化”。亚洲菜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印度菜馆和不知道是日式还是中式的拉面店,生意都相当不错。“垃圾食品”自然也有,但花样远不止我们所熟悉的汉堡。由于地理位置接近的原因,墨西哥菜馆也不少,其中有一种“墨西哥卷...[ 查看全文 ]
中美教育和文化差异的碰撞
前几年,侄女从国内大学毕业后去加拿大留学,拿到硕士学位准备回中国,回国前到美国短暂工作,并在我们家小住了几个月。我家孩子也是闺女,从小学一年级就到了美国。因成长经历不同,两种文化的烙印不知不觉地就刻到了两个孩子的身上。
我太太一直夸我侄女懂礼貌、有规矩。她认为在国内长大的小孩就是知书达理,她也相信“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而美国教育让孩子们太过放任自由了。
我女儿高中毕业那年,获得...[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