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元宵节吃汤圆的由来的相关文章推荐
元宵节吃汤圆的由来
【元宵节吃汤圆的由来】
唐朝的元宵节食是面蚕。王仁裕(八八0—九五六)的《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每岁上元,都人造面蚕的习俗到宋代仍有遗留,但不同的应节食品则较唐朝更为丰”。吕原明的《岁时杂记》就提到:“京人以绿豆粉为科斗羹,煮糯为丸,糖为臛,谓之圆子盐豉。捻头杂肉煮汤,谓之盐豉汤,又如人日造蚕,皆上元节食也”。到南宋时,就有所谓“乳糖圆子”的出现,这应该就是汤圆的前身了。
至少到了明朝,人们就以‘元宵’来称呼这种糯米团子。刘若愚(生于一五四一)的《酌中志》记载了元宵的作法:“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称汤圆也”。
汤圆的外形圆滚饱满,象征团圆、幸福,我们的祖先相信元宵节吃了这样的应景食物,也能为家庭带来和睦与平安。北方人习惯用摇筛的方式制成圆子,称为元宵,和南方人用手搓揉出的汤圆其实是同样的东西。
吃汤圆的习俗可以追溯到宋代。在宋代之前,人们在元宵节或是吃豆粥,或是吃特制的面点,并不一定。到了宋代,民间在过这一节日时开始流行一种新奇食品。即用各种果饵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后来,北方地区大都称这种食品为“元宵”,而南方称之为“汤圆”和“汤团”。
【元宵节哪些地方吃汤圆】
...
[ 查看全文 ]
元宵节吃汤圆的由来的相关文章
传统元宵佳节的来历
【传统元宵佳节的来历】
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据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主宰宇宙一切的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 查看全文 ]
2017元宵节是几月几日
【2017元宵节是几月几日】
元宵节为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2017年元宵节新历为:2月11号。
【元宵节的起源和来历】
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据史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主宰世界一切的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过元宵节的风俗有...[ 查看全文 ]
元宵节风俗习惯有哪些
【元宵节风俗习惯有哪些】
1.元宵节的习俗:元宵节猜灯谜
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2.元宵节的习俗:元宵节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国由来己久的习俗,元宵即“汤圆”,它的做法成...[ 查看全文 ]
元宵节的习俗有哪些
【元宵节的习俗有哪些】
1.元宵节的习俗:元宵节猜灯谜
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2.元宵节的习俗:元宵节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国由来己久的习俗,元宵即“汤圆”,它的做法...[ 查看全文 ]
元宵跟汤圆有什么区别
元宵和汤圆傻傻分不清楚,这俩兄弟外表一个样,可是元宵不是汤圆哟。到底有什么区别呢?下面留学网为您分析分析元宵和汤圆的区别。
【元宵跟汤圆有什么区别】
一、皮儿的原料:
两兄弟的皮儿都是用“糯米”做的。
二、馅儿的原料:
1、元宵:最早以什锦馅儿、枣泥馅儿为主。什锦馅儿其实就是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混合在一起的,感觉特像月饼里的五仁儿馅儿。
2、汤圆:最早以黑芝麻...[ 查看全文 ]
2017年节假日最强拼假攻略
国务院公布了2017年放假安排时间表,马上就有一大波假期来临。你有什么打算呢?留学网小编已经为您整理了2017年节假日最强拼假攻略。只要肯动脑,黄金周每月都有。赶紧准备起来!
【2017年节假日最强拼假攻略】
国务院办公厅12月1日发布2017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
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1. 元旦:2016年12月31日放假,1月1日放假,1月2日(星期一)补休。
2. 春节:1月27...[ 查看全文 ]
冬至的含义
【冬至的含义】
冬至(Winter Solstice),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太阳黄经达270度时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
中国古代将冬至分为三...[ 查看全文 ]
冬至节气由来
【冬至节气由来】
根据周朝的记载,民间有利用冬至日至郊外祭祀天的活动,又因为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在周代的正月等于我们现在的十一月,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一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因此,也可以说:过“冬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 查看全文 ]
【国务院发布】2017年节假日放假安排
国务院办公厅12月1日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17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全文如下: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经国务院批准,现将2017年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放假调休日期的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一、元旦:1月1日放假,1月2日(星期一)补休。
二、春节:1月27日至2月2日放假调休,共7天。1月22日(星期日)、2月4日(星期六)上...[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