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留学美国先学会适应的相关文章推荐
留学美国先学会适应
前两天有个网友给我写信,问我如何克服寂寞。她跟我刚来美国时一样,英文不够好,朋友少,一个人等着天亮,一个人等着天黑。“每天学校、家、图书馆、健身房,几点一线。”
我说我没什么好招儿,因为我从来就没有克服过这个问题。这些年来我学会的,就是适应它。正如有人所言:“适应孤独,就像适应一种残疾。”
我觉得,快乐是可遇不可求的,但是充实是可求而不可遇的。我的快乐很少,当然我也不痛苦。主要是生活稀薄,事件密度非常低。我典型的一天:一个人,书,电脑,DVD。一个人,一个星期平均会去学校听两次讲座。一周工作日平均跟朋友吃午饭一次,周末吃晚饭一次。多么稀薄的生活啊,谁跟我接近了都会有高原反应。
我这人其实一点也不孤僻。生活中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是多么平易近人开朗活泼。有时候,我就是懒,懒得经营一个关系。还有一些时候,就是爱自由,觉得任何一种关系都会束缚自己。当然最主要的,还是知音难觅。我老觉得自己跟大多数人交往,总是只能拿出自己的一个子集,我很难找到和自己一样一望无际的人。
有时候也着急。不仅仅是因为错过了亲友之间的饭局、谈笑、温情,不仅仅因为一个文学女青年对故事、冲突、枝繁叶茂的生活有天然的向往,也因为一个人思想的先锋性总是通过碰撞来保持的。我担心,我老这样一个人呆着,会不会越来越傻?
...
[ 查看全文 ]
留学美国先学会适应的相关文章
留学英国总是“想家”
“你想家了吗?我很想……”
来英半年后的一个夜晚,我与室友在厨房里做晚饭,她突然提出了这个问题。她从来不是一个矫情的女子,平时做事也是风风火火,干脆利落,因此当她突然问起我这个问题时,我不禁一阵愕然,而后又觉得理所当然,是的,家,有谁会不想呢?
今天是我来英国的第385天,回顾在英留学的一年里,曾经多少的陌生已经变得熟悉,多少的不适应都已经变得从容不迫。但曾经作为留学新生的一员,在“想家...[ 查看全文 ]
留学澳洲让我更能体会“祖国”的深刻内涵
不久前,我见到了一位15年前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读书的学长。当我们聊起从堪培拉去悉尼的交通时,他感慨到:“我们那时,从堪培拉到悉尼要3个半小时”。听罢,我连忙回应:“现在还是3个半小时”。
以小见大,在许多西方国家,这类“停滞”其实不仅仅体现在以交通为代表的基础建设上。但文化的阻隔,媒体的偏向,交流的有限,都让那些几十年前中国人看世界,以及西方人看中国的“旧影像”得以在一些人群中延续。
不...[ 查看全文 ]
美国留学让我不断延伸着我追寻的方向
离家的时间久了,就会越来越想念。 在美国亚特兰大,圣诞节的气息越来越浓,思乡的情绪也越来越稠。在体育馆打完篮球,躺在熟悉的竹地板上,看着天花板,感觉越来越远,日光灯发出的柔和的乳白的光晕弥散在整个馆内,也笼罩着我。伸手在地板上拂动,柔润且如缎般光滑,清爽的凉意瞬间浸润神经。
在这个时候突然感觉孤单。再回首,惊觉所去已经年。
那时,大二的日子愈发疲沓。正困惑之时,导师告诉我:作为综合评分的第一...[ 查看全文 ]
留学英国剑桥苦乐相伴
留学不是盲目读书
姜昕昕
当年的BA039航班,带我从故乡远走,离开了父母;几年后的BA038,又一张单程机票,在异国留下了我的青春。16岁至23岁,从天津到剑桥,人生走过了一段苦乐相伴、喜聚悲离却足以铭刻一生的征程。
初到英国剑桥读高中,不识英文的父母一路送我来到这个城市,而我唯一的感受就是害怕。每天都是逃避地跟着父母躲在酒店,怕出门、怕迷路、怕与人交流、怕一切的未知。
机缘巧合下,...[ 查看全文 ]
留学日本“孤独”与“寂寞”常伴
享受孤独 忘却寂寞
朱 莎
留学生活转眼已近1年,从初到日本和人交流只会蹦出几个单词,到现在日常交流基本过关。语言上的进步无疑让我欣喜,而我自身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我本身并不是一个喜欢“群居”的人,即使是在国内,也并不会一有空闲就约上朋友逛街吃饭,就算是很好的朋友,一年可能也见不上几次面。也许因为工作原因吧,我平常和人打交道的时间太多,休息的时候一个人窝在家里上上网、看看电视剧,会觉...[ 查看全文 ]
拿着全额奖学金来英国读A-level的留学体验
董航是一位“活跃”在伦敦金融圈才貌双全的女子。作为伦敦金属期权期货交易所战略发展部唯一的中国人,她很喜欢自己的这份工作。董航初中、高中都在广东省非常著名的华附中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读书,并几乎年年头三甲。但性格活泼外向的她并不是死读书的小书呆子,她不仅参加过当地电视台节目的录制,而且能歌善舞。可如今,她得以在更大的舞台施展自己的才能,这并非巧合、或者幸运,一切都应该从她来英国说起。
环境...[ 查看全文 ]
留学澳洲悉尼大学的学习体验
不知不觉间,去悉尼留学已有两年了。从最初的打从心底里发虚,到现在勉强可以应付一些事情,这两年算是没有白过。
刚到悉尼,一切都那么陌生。非常幸运的是,我在寄宿家庭的帮助下开始了适应过程——从搭公交车开始。当地公交车没有报站这项服务。我在搭车的时候,最初常常坐过站或者需要手机开着导航来提醒。开始上课时,听半句还得猜半句;现在能听懂并同时加以理解和思考。
从刚开始的孤独,到后面已能享受孤独。
社...[ 查看全文 ]
留学澳洲让我变得更坚强
我来澳洲有一段时间了。在这段日子里,我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
一有机会,我就会出去走一走、看一看。世界很大,大到难以想象。
国外的教育方式和国内是完全不同的。在国外,上课的气氛是轻松的、灵活的,大家可以尽情发挥,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老师会热情地答疑解难。班里的同学来自世界各地。不一样的国家,不一样的语言,不一样的生活习惯,但我们却聚在了一起。大家一起互相学习,互相帮助,这大概就是缘分...[ 查看全文 ]
我为什么会选择赴美国留学
踏入社会以前,我们的人生都是以教育系统为标准分段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每个“人生阶段”都有同学陆陆续续地出国,在国内大多数家长的眼里,出国留学好像是一件非常“长脸”的事情。随着年龄增长,我开始思考,国内不缺好学校,也不乏好老师,为什么要出国呢?大五(建筑学本科为5年制)面临保研同济和申请出国,家人和自己都认真地进行了一番分析,最后决定还是出国。当时对于各个学校的特色并不非常了解,...[ 查看全文 ]
留学澳洲墨尔本的生活体验
有人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墨尔本。”对此,我深信不疑。艺术家、金融人士、学生、运动爱好者、各类移民在这个包容的城市中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视角。而于我,一个中国留学生的墨尔本又是什么呢?
墨尔本最吸引我的,是对于多年后不知身在何处的无限可能;是一种被放到任何国家、完全陌生的地方都能生存下去的能力;是追求简单梦想的平淡心态;是学会自己一个人解决所有事情的强大内心。
可能是大学在上海呆了4年的...[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