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执业药师中药化学复习笔记(第二章)
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就要各位考生朋友们做好复习计划,好好备考,希望大家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留学群执业药师考试栏目为大家提供“2017执业药师中药化学复习笔记(第二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二章 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 (一)分离方法:色谱分离法 1.吸附色谱:利用吸附剂(硅胶、氧化铝、活性炭)对被分离化合物分子的吸附能力的差异 ∆极性吸附剂上有机化合物的保留顺序: 氟碳化合物<饱和烃<烯烃<芳烃<有机卤化物<醚<硝基化合物<腈<叔胺<酯醛酮<醇<伯胺<酰胺<羧酸<磺酸 ※2.分配色谱:利用被分离成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的不同而达到分离 正相色谱&反相色谱 正相色谱:固定相强极性溶剂(硅胶吸附剂);流动相弱极性溶剂(氯仿,乙酸乙酯) 分离极性分子&中等极性分子 极性小的先流出 反相色谱:流动相强极性溶剂(甲醇-水/乙腈-水);固定相弱极性溶剂(十八烷 基硅烷/C8键合相) 分离非极性分子&中等极性分子 极性大的先流出 官能团极性:糖>酸>酚>水>醇>胺>酰胺>醛>酯>醚>卤代烃>烃 极性官能团越多,极性越大(甲醇>乙醇>氯仿>苯) 3.凝胶色谱:分子筛作用根据凝胶的孔径和被分离化合物分子的大小到达分离 大分子不能进入凝胶内部且分离时先出来 (二)质谱MS 1.电子... [ 查看全文 ]2017执业药师中药化学复习笔记(第二章)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