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一年级科学上册《谁最关心天气》教案的相关文章推荐
一年级科学上册《谁最关心天气》教案
《谁最关心天气》教案
[学习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交流讨论关于天气的信息,初步学会用语言描述天气。
2.能够收集各种关于天气的资料,能够设计富有个性的符号记录天气情况。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天气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2.知道天气可以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述(如温度、风向、风力、降水量、云量等)。
3.能够在自己的生活周围收集和天气有关的资料。
4.能够了解气象者的工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天气对自己生活的影响,从而关注天气的变化。
2.愿意欣赏美丽的天气,愿意像气象工作者那样观察研究天气。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
1.各种关于天气的图片、光盘、录象等。
2.最近一周的天气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
1.讨论今天的天气怎么样?
(1)今天的天气怎么样?你喜欢什么天气?最不喜欢什么天气?你能不能说说为什么?
2.讨论我们所喜欢的天气。
(1)学生思考;
(2)师生共同交流,老师同时将学生说的各种天气板书在黑板上。例如:炎热、干旱、有风、寒冷、有雾、暖和、暴风雨、大风、晴天、下雪、凉爽、沙尘暴、台风、冰雹、下雨等。
(3)讨论你喜欢的原因。
(4)了解天气的变...
[ 查看全文 ]
一年级科学上册《谁最关心天气》教案的相关文章
一年级科学上册《雨下得有多大》教案
《雨下得有多大》教案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云的形状和颜色判断哪种云会下雨。
2、初步了解雨量器的工作原理。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常见的几种云,知道哪种云可能会下雨。
2、知道制作简易雨量器,并知道怎样使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研究和制作雨量器。
2、愿意和雨水亲近,体验大自然的感觉。
[教学准备] 学生自带大的塑料瓶、胶带、蜡笔、剪刀。教师准...[ 查看全文 ]
一年级科学上册《生活中的小创造》教案
《生活中的小创造》教案
[学习目标]
1、情感与态度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从小爱创造的情感,通过创造体验,让孩子们建立创造就在生活中的态度。
2、行为与习惯
通过参与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学生爱提问、善思考、勤动手、会创造的行为习惯。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注意环境保护和爱惜资源的行为习惯。使学生乐于参加有意义的活动。
3、知识与技能
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一些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知识,学会一些解决...[ 查看全文 ]
一年级科学上册《做一位小科学家》教案
《做一位小科学家》教案
[学习目标]
1、能够从“玩”中提出问题。会提问题。
2、找出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
3、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立志做一位小科学家。
[教学准备] (学生)自带各种玩具;(老师)发明家的故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 读一读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找出与自己吹泡泡时的相似...[ 查看全文 ]
一年级科学上册《动物的不同与相同》教案
《动物的不同与相同》教案
[学习目标]
1、会观察、比较和描述狗、兔等动物的不同和相同。
2、能够通过文字和图画表述、交流狗、兔等动物的异同。
3、学会用不同的标准给动物分类。
4、知道动物的多样性和动物的有相同之处,培养学生喜欢小动物,与小动物有亲近感。
[教学准备] 各种动物的图片、狗、兔等动物的挂图或活动录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 查看全文 ]
一年级科学上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教案
《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周围的植物。
2、使学生明白,世界上除了人和动物是有生命的物体以外,还有植物,它们也是有生命的物体。
3、激发低年级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究世界的兴趣。
[教学准备] 各种植物的图片或挂图。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植物的不同和相同)
一、创设情景导入
1、猜谜:红公鸡,绿尾巴,一头扎在地底下。(打一植物)
...[ 查看全文 ]
一年级科学上册《我看到了什么》教案
《我看到了什么》教案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大树,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并体验情感。
2、组织学生经历从“看”到“观察”的过程,并对大树作简单的描述。
3、通过观察、描述获取有关大树的信息。 教学重点 学会按照步骤观察身边的大树。 教学难点 怎样观察大树。
教学准备
1、教师选择一棵大树,供学生观察。(校园内)。
2、观察记录纸。
3、一些工具(绳子、尺、放大镜...[ 查看全文 ]
一年级科学上册《校园的大树》教案
《校园的大树》教案
校园的大树
教学要求
继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大树的活动,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在观察活动中培养情感。
教学重点
用简便的方法描述树的形状、粗细、高矮等。
教学难点
鼓励学生用各种渠道丰富自己的知识。
教学准备
学生拓展树皮用的白纸若干,几张放大树的照片。
教学过程
1、引入。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观察了一棵大树,你能不能告诉我,你观察到的那棵树是怎...[ 查看全文 ]
一年级科学上册《大树和小草》教案
《大树和小草》教案
教学目标
1、小草和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2、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
3、大树和小草都有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过程与方法
1、用简图画出小草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2、情感、态度、价值观:
3、体会到小草和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具有爱护小草,...[ 查看全文 ]
一年级科学上册《观察水生植物》教案
《观察水生植物》教案
教学目标
1、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2、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过程与方法
1、用简图画出水生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2、在观察中提出问题,探究水葫芦浮在水面的秘密。
3、培养研究水生植物的兴趣,体会到水生植物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教学重点
利用维恩图总结水生陆...[ 查看全文 ]
一年级科学上册《植物的叶》教案
《植物的叶》教案
教学目标
1、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功特征。
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3、叶也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过程与方法:
统计捡到的树叶的数量和树叶的种数;根据一定的判断依据,划分出同一种树叶和不同种的树叶,发展研究树叶的兴趣,培养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和意识。
教学重点
开展...[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