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二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混合》教案的相关文章推荐

二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混合》教案

《加、减混合》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P28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方法。 2、发展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顺序以及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的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在乘坐公共汽车过程中发现了哪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说给同学听一听。 [设计意图]: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3。 (1)出示主题图。了解信息,小组交流。 (2)出示应用题:车上原有67人,下去了25人,又上来人28人,现在有多少人?理解题意、独立解答、小组交流、汇报板演。在练习本上写连写竖式。 2、练习。完成P28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指名说说计算过程。3、小结。加减混合运算应该怎样进行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1、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初步掌握方法。 2、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五第4题,第8题分小组比赛完成。指名说说计算方法。2、完成练习五第5、8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独立... [ 查看全文 ]

二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混合》教案的相关文章

二年级上册数学《连加、连减》教案

《连加、连减》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P26---P27例1、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同学间的交流,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3、巩固10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教学难点: 灵活使用口算或加减法竖式等方法计算连...[ 查看全文 ]

二年级上册数学《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教案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P23 例4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学习用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问题。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生学会用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问题。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 查看全文 ]

二年级上册数学《两位数减两位数(练习课)》教案

《两位数减两位数(练习课)》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P20---P21练习三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较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 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熟练度和准确度。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计算和检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查看全文 ]

二年级上册数学《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案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P18---P19例2、例3 教学目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2、通过情景的创设,增强学生的爱国这情。 教学重点: 掌握用笔算方法计算两位数退位减法,并明白其算理。 教学难点: 能运用竖式计算两位数退位减法。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 查看全文 ]

二年级上册数学《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教案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P16、17例1,练习三1---3题。 教学目标: 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鼓励学生进行算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结合情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 查看全文 ]

二年级上册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练习课》教案

《两位数加两位数练习课》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P13---P15练习二 教学目标: 1、巩固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加深加法意义的理解,为退位减法的学习做准备。 2、让学生有机会在不断探索和创造的气氛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引导学生在辨识的练习中体验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挑战性,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能力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重点: 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 查看全文 ]

二年级上册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教案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P11---P12例3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3、能运用数学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教学重点: 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 查看全文 ]

二年级上册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教案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教案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时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熟练的计算。 3、 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的习惯。 教学重点: 1、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 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 查看全文 ]

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案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P3,例2,练习一1、2、3。 教学目标: 1、 认识尺子并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进行正确地测量物体。(限整厘米) 2、 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 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 尺...[ 查看全文 ]

二年级上册数学《统一长度单位》教案

《统一长度单位》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P1、2,例1 教学目标: 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 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曲别针、铅笔、...[ 查看全文 ]
推荐访问
高中数学教师-包头-03417 小学数学教师-呼和浩特-01019 数学课程 高中数学老师 2015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 2015中考数学专项复习 2015高考数学日常练习 2008高考数学日常练习 数学题 高中数学教师-宜昌-01621 2012高考数学日常练习 中学数学教师 全兼职MBA英语、数学、语文、逻辑老师 初、高中数学教师 数学英语家教 个人高考数学权威辅导 第二年 小学数学老师 数学模型人员 数学教学
热点推荐
高中物理教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高中历史教案 高三生物教案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九年级下册物理教案 三年级上册英语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