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注册会计师审计高频知识点:审计抽样基本理论知识
留学群注册会计师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2017注册会计师审计高频知识点:审计抽样基本理论知识”,希望对考生能有帮助。想了解更多关于注册会计师考试的讯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审计抽样基本理论知识 1.审计抽样的适用的范围 (1)风险评估程序。风险评估程序通常不涉及审计抽样。 (2)控制测试: ①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使用审计抽样实施控制测试; ②对于未留下运行轨迹的控制,注册会计师通常实施询问、观察等审计程序,以获取有关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此时不涉及审计抽样。 (3)实质性程序: ①在实施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可以使用审计抽样获取审计证据,以验证有关财务报表金额的一项或多项认定(如应收账款的存在性),或对某些金额作出独立估计(如陈旧存货的价值); ②在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时,注册会计师不宜使用审计抽样。 2.抽样风险与(由抽样引起的风险)非抽样风险 只要有抽样就存在抽样风险,抽样风险与样本量成反向关系。控制抽样风险的唯一途径就是控制样本规模。样本量越大,抽样风险越低。 (1)控制测试时的抽样风险 ①信赖过度风险,是指根据样本推断的控制有效性“高于”实际,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低于”实际水平,从而影响审计“效果”。 ②信赖不足风险,是指根据样本推断的控制有... [ 查看全文 ]2017注册会计师审计高频知识点:审计抽样基本理论知识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