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最受尊敬的人》教案的相关文章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校园里的花》教案
《校园里的花》教案(一)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各种植物枝叶生长的结构,叶片,花瓣的形状特征以及枝杈的前后穿插变化。
2. 能运用不同大小的点,流畅富有变化的单线条来写生各种植物,并将点与线结合添加上背景使画面的构图更完整。
3. 通写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发现美,表现美,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和动手能力。
课时 1课时
教学实施
一、课前准备
1. 教师准备教具:在教室...[ 查看全文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天然的斑纹》教案
《天然的斑纹》教案(一)
教学目标
1. 能够用一两句话说出不同肌理效果带给自己的独特感受。
2. 能够用拓印,拓印添画,绘画等方法表现1-3种不同的肌理。
课时 1-2课时
教学实施
一、课前准备
1. 教师准备教具:收集到的一些石块,木块,各种质地的布料,树叶,纸张,皮革,皮毛标本,蝴蝶标本等有不同纹理的材料。水粉笔,毛笔,调整色盘等。
2. 学生准备学具:收集到的树叶,羽毛,...[ 查看全文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前前后后》教案
《前前后后》教案(一)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观察与比较,能够概括出“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一规律。
2、能够运用“近大远小”的规律,绘画或拼贴一幅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的作品。
教学重难点:
1、能否例举“近大远小”的现象。
2、能否用“近大远小”这一规律来表现前后关系。
3、画面是否表现出了物体的前后关系。
教具...[ 查看全文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大人国与小人国》教案
《大人国与小人国》教案(一)
一、 教材分析:
1.辑指导思想
⑴本课大人国与小人国是一节绘画创作课,大人国与小人国属于造型表现领域。在让学生认识大与小、高与矮的基础上,通过对比的表现方法将儿童眼中的魔法世界自由的呈现在我们眼前。《大人国与小人国》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表现能力。
⑵在学习方法上应当偏重与讨论式的学习方法,使学生通过语言上的交流表达自己丰富的幻想世界,分...[ 查看全文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万花筒》教案
《万花筒》教案(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能描述它的对称方式。
2. 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
3. 试着按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
教学评价建议
1. 能否表现对称的图案。
2. 能否用“先设计一个花样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
3. 能否表现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
4. 如何引导学生在设计、应用领域学习。
5. 如何循序渐进...[ 查看全文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魔幻的颜色》教案
《魔幻的颜色》教案(一)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初步了解三原色的知识。美术教案-魔幻的颜色
2、在三原色的相互流动中,观察色彩的变化。
3、训练学生的调色、用色的能力。美术教案-魔幻的颜色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观察三原色在相互流动中的色彩变化。
2、引导学生进行色彩的调和、搭配。
3、培养学生爱色彩、善于动手、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的能力。
教学难点 :
1、组织学生动手实践。...[ 查看全文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得奖了》教案
《得奖了》教案(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欣赏几种奖杯,学习怎么制作奖杯。
2、巧用合适媒材,设计制作造型独特的奖杯。
3、体验制作奖杯的乐趣,了解奖杯蕴含着奖励进步和荣誉的意义。
【教学重点】
奖杯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巧用媒材制作独特的奖杯。
【教学准备】
教师:奖杯小制作、课件等。
学生:收集合适的媒材、剪刀、双面胶、彩色水笔等。
【教学过程】
一、...[ 查看全文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五味瓶》教案
《五味瓶》教案(一)
教学目标】
1、感受酸、甜、苦、辣、咸五味的不同,想象并描述五味给我们的感觉。
2、想象味道与颜色及点线面等绘画元素的联系,用适合的颜色与画面表现五味。
3、初步掌握各种色彩在生活中的运用。感受、体验生活中的美。
【教学重点】
感受并描述酸、甜、苦、辣、咸五味的不同,
【教学难点】
想象用颜色及点线面等绘画元素表现五味。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五味瓶,...[ 查看全文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鲜艳的包装纸》教案
《鲜艳的包装纸》教案(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发现小图案组成的包装纸具有美观效果。
2、 尝试用自己喜爱的媒材工具,利用各种小图案进行规律排列,做一张包装纸。 ]
3、 用你的包装纸装饰一件小礼物送给你喜爱的亲人或朋友,传达你的情意。
教学重点、难点 :
能否通过观察发现包装纸图案的组合规律,并极积开动脑筋,设计有规律的组合花纹。
教学准备
自制的可移动的包装纸(三张)、各种...[ 查看全文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重叠的形状》教案
《重叠的形状》教案(一)
课时:一课时
课型:欣赏、造型、表现、评述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自然界中重叠的现象,学生初步了解重叠形状的特点。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能力,从而提高审美素养。
3.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学会用一种或二种重叠形状排列的方法,并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
教学重点:了解重叠形状的特点,并制作。
教学难点: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重叠方...[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