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中国植树节的介绍的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植树节的介绍
中国的植树节
中国古代虽有劝民植树的说法,但由国家以法律形式明文规定植树节日则是现代的事。1915年7月31日中国政府规定每年农历清明节时为植树节,届时全国各地举行植树典礼,组织造林活动。1928年4月国民党政府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忌日,将原植树节改在每年3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届第六次会议于1979年2月决定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1984年9月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七次会议通过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总则中规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从而把植树造林纳入了法律范畴。
中国的植树节定于3月12日。1979年2月,中国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中国的植树节。1981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又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国务院于次年颁布了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具体实施办法。植树节前后,我国各地都要集中进行植树造林活动。
[page]中国义务植树运动的由来
因时代的演变,中国的植树节先后作了三次改革:
(1)辛亥革命后,民国4年(1915年)由农商部总长周自齐呈准大总统,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
(2)民国19年北伐完成后,定3月9--15日一周间为“造林运动宣传周”。
(3)中华人民共...
[ 查看全文 ]
中国植树节的介绍的相关文章
植树节是什么意思
植树节(Arbor Day)定义
“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以宣传森林效益,并动员群众参加义务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或植树月,总称植树节。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感情,提高人们对森林功用的认识,促进国土绿化,达到爱林护林和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植树节的起源
植树节是由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发起的。1872年4月10日,莫顿在美国内布...[ 查看全文 ]
习近平同志对造林绿化的指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历次义务植树活动中指出:
植树间隙,习近平向国家林业局负责同志询问全国造林绿化情况,对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30多年来取得的成就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全民义务植树开展30多年来,促进了我国森林资源恢复发展,增强了全民爱绿植绿护绿意识。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总体上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植树造林,改善生态,任重而道远。
习近平还对一起植树的同志们说,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 查看全文 ]
胡锦涛同志对造林绿化的指示
胡锦涛总书记在历次义务植树活动中指出: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加强生态建设,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我们要一年一年、一代一代坚持干下去,让祖国的山川更加秀美,使我们的国家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003年)
“北京市坚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首都的城市面貌和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更好的环境。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加强生态建设,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 查看全文 ]
江泽民同志对造林绿化的题词
全党动员,全民动手,植树造林,绿化祖国。
——1991年3月7日为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十周年题词。
历史遗留下来的这种恶劣的生态环境,要靠我们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齐心协力地大抓植树造林,绿化荒漠,建设生态农业去加以根本的改观。经过一代一代人长期地、持续地奋斗,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应该是可以实现的。
——1997年8月5日在姜春云同志《关于陕北地区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 查看全文 ]
邓小平同志对造林绿化的题词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要坚持20年,坚持100年,坚持1000年,要一代一代永远干下去。
——1983年3月12日在北京十三陵水库参加义务植树时的讲话。
绿化祖国 造福万代
——1991年3月7日为全民义务植树十周年题词。...[ 查看全文 ]
毛泽东同志对造林绿化的题词
绿化祖国。
——1956年3月1日在《中共中央致五省(自治区)青年造林大会的贺电》中传达的毛泽东发出的号召。
要使我们祖国的河山全都绿起来,要达到园林化,到处都很美丽,自然面貌要改变过来。
——1958年8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北戴河会议)上的讲话节录。
要发展林业,林业是个很了不起的事业。同志们,你们不要看不起林业。
——1958年11月6日在中央领导人、大区负责人和部分省市...[ 查看全文 ]
312植树节宣传资料
每年的3月12日是中国植树节,下面是留学群节假日栏目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制作的312植树节专题,欢迎查看。
一颗小苗,一片森林;一荫绿叶,一片蓝天;灾难袭来时,它能拯救无数生灵;而一把利刃的伤害,留下的痛苦,...[ 查看全文 ]
中国森林资源现状
我国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森林覆盖率远低于全球31%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蓄积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7,森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林业发展还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实现2020年森林增长目标任务艰巨。从清查结果看,森林“双增”目标前一阶段完成良好,森林蓄积增长目标已完成,森林面积增加目标已完成近六成。但清查结...[ 查看全文 ]
一颗树的生态价值
一颗树的生态价值
印度加尔各答农业大学德斯教授对一棵树的生态价值进行了计算:
一棵50年树龄的树,以累计计算,产生氧气的价值约31200美元;
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价值约62500美元;
增加土壤肥力价值约31200美元;
涵养水源价值37500美元;
为鸟类及其他动物提供繁衍场所价值31250美元;
产生蛋白质价值2500美元。
除去花、果实和木材价值,总计创值约196000美元。
———...[ 查看全文 ]
植树节的由来
近代植树节最早由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发起。
19世纪以前,内布拉斯加州是一片光秃秃的荒原,树木稀少,大风一起,黄沙漫天,人民深受其苦。1872年,美国著名农学家朱利叶斯·斯特林·莫尔顿提议在内布拉斯加州规定植树节,动员人民有计划地植树造林。当时州农业局通过决议采纳了这一提议,并由州长亲自规定今后每年4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三为植树节。
中国植树节
1915年7月,在孙中山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式下令,...[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