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2017知识点之个体归因原则
大家做好准备迎接考试了吗?留学群心理咨询师栏目诚意整理“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2017知识点之个体归因原则”,欢迎广大考生前来学习。 个体归因时往往遵循以下主要原则: (一)不变性原则 海德(F.Heider,1958)是归因思想的创始人,他认为人们归因时,通常使用不变性原则。也就是寻找某一特走结果写转走原因间的不壶联系。如果某特定原因在许多情境下总是与某种结果相伴,特定原因不存在,相应的结果也不出现。那么就可把特定结果归结于那个特定的原因。比如一系列失窃案的分析显示各种线索都指向同一个嫌疑犯身上,而无论什么情况下失窃,总有那个嫌疑犯的踪影,而他不出现时就平安无事。此时我们就很容易假定作案的就是这个人。 (二)折扣原则 折扣原则是归因理论的另一个主要研究者凯利(H.Kelley,1972)提出的。他发现,如果也存在其他看起来合理的原因,那么某一原因引起某一特定结果的作用就会打折扣。当一种结果看起来是由一种以上的原因引起的时候,将其归结于某一特定原因时显然需要谨慎行事。比如,防范措施严密的大楼晚上失窃,如果晚上楼里只有一个人,那么该人的嫌疑很大。如果楼里当晚有三个人,那么我们在假定谁是最大嫌疑者时就不那么容易了。 (三)协变原则 人们归因时如同科学家在科研中寻求规律,试图找出一种效应发... [ 查看全文 ]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2017知识点之个体归因原则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