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注册会计师税法难点:应纳税额的计算
想报考2017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朋友们,留学群注册会计师考试栏目为大家整理“2017注册会计师税法难点:应纳税额的计算”,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第九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 知识点12:居民企业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居民企业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一般有两种方法: 1、直接法: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弥补亏损 2、间接法: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 教材[例12-2] 根据上述例题进行直接法练习: 变化:营业外支出50万元中去掉公益性社会团体向贫困山区捐款30万这句话。 直接法:广告费允许扣除的金额=4000×15%=600(万元) 业务招待费允许扣除的金额=15(万元) 工会经费允许扣除的金额=4(万元) 职工福利费允许扣除的金额=28(万元) 职工教育经费允许扣除的金额=5(万元) 税收滞纳金6万元不允许扣除。 应纳税所得额=4000-2600-[(770-650)+600]-[(480-25)+15]-60-40+80-(50-6)+(5+31+7)-(4+28+5)=152(万元) 教材[例1... [ 查看全文 ]2017注册会计师税法难点:应纳税额的计算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