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公务员时政热点:文化专家谈清明
要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们,来看看本文“2017年公务员时政热点:文化专家谈清明”,跟着留学群公务员考试栏目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帮到您! 禁火扫墓,踏青插柳,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清明节是24节气和传统节日中较早的一个。清明节包含着丰富的习俗和特定的慎终追远、行孝尽哀的文化纪念意义,对我国影响深远。 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变迁,清明节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对此,记者近日采访了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生命文化学院院长孙树仁教授。 谈网上祭祀、代客扫墓:慎终追远、敦亲睦族、行孝尽哀的核心思想不能丢 2007年我国将清明节列为法定假日,为清明墓祭创造了条件。近年来出现了网上祭祀、微信直播代客扫墓等新的墓祭形式。在突破时空限制,给人们带来更多便利的同时,也有一些网友担心这样的方式“诚意不足”。 孙树仁认为,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清明墓祭的形式也在变化。如果难以来到墓前实现“祭之以礼”,也可以心怀敬意采取“遥祭”、“网祭”,表达深切缅怀之意。但是清明墓祭“慎终追远、敦亲睦族、行孝尽哀”的核心思想和人文精神不能丢,而且要得到不断的弘扬与发展。 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孙树仁称,无论是墓祭者在墓前的祭扫,还是采用现代化的即时通讯方式,重在充分表达对先人缅怀的真情实感。... [ 查看全文 ]2017年公务员时政热点:文化专家谈清明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