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非遗学者解释“二十四节气”在现代社会有何用?
会议现场,大屏幕上显示的为中国代表团及申报信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下称“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于2016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非盟会议中心召开。 11月30日17点35分,委员会经过评审,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具体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历史上,“二十四节气”在中国传统社会发挥的具体作用有哪些?这一农业社会的认知体系,在现代社会有何功能?如何让习惯都市生活的年轻人了解“二十四节气”?澎湃新闻第一时间专访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晓峰,他曾为此次申报工作提供部分学术支持。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晓峰。图片来自网络 澎湃新闻:您在“二十四节气”申报非遗的过程中主要参与的工作是什么? 刘晓峰:我是研究节日和古代时间制度的... [ 查看全文 ]申请非遗学者解释“二十四节气”在现代社会有何用?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