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热点时评:我国垃圾分类推行17年效果不佳
本文“半月谈热点时评:我国垃圾分类推行17年效果不佳”由留学群编辑整理,希望能帮您。 3月底,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发布《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要求在全国46个城市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尽管早在2000年,北京、上海等地就被确定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但17年过后,中国垃圾分类的效果仍不尽人意。 垃圾分类是谁的责任? 据媒体报道,“十二五”期间,北京在3700余个小区开展了垃圾分类的试点示范,占全市物业管理小区的80%。投放的分类垃圾桶,起到了多大作用?近日,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走访了北京的一些居民小区。 记者在北京朝阳区农光里小区观察发现,该小区居民楼下放置有三类垃圾桶,分别是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但每天早晨,所有垃圾桶中的废弃物都呈现无序状态,垃圾分类的宣传板沦为摆设。 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垃圾减量项目主任孙敬华就居住在北京海淀区的一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作为垃圾分类的践行者,她尤其关注自己所在小区的情况。她发现,在该小区的厨余垃圾桶里,废弃物往往成批次分布,有时小半桶都是莴笋皮,而零散的、类型丰富的厨余垃圾非常少。 孙敬华告诉中新网记者,这是因为小区里有垃圾分类指导员做二次分拣,她透露,“他们原本的职责是对居民垃圾分类宣传、指导和监督... [ 查看全文 ]半月谈热点时评:我国垃圾分类推行17年效果不佳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