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半年初中物理教师资格面试真题《密度》
本文“2017上半年初中物理教师资格面试真题《密度》”,跟着留学群教师资格考试频道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帮到您!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初中物理《密度》 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杯水、一杯酒精、铜块、铝块。提出问题:1.如何区分一杯水、一杯酒精?2.如何区铜块、铝块?通过颜色、气味、软硬度等区分。教师:如何区分表面颜色相同的铁块和铝块?(学生疑惑)教师总结:当两个物体的质量和体积都不同时,可以根据物质的另一种特性来区分它们,我们这一节课就要探究这种特性——密度。环节二:建立概念1.提出问题、猜想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我们如何验证呢?2.设计实验分组讨论,教师引导:(1)实验中,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2)需要哪些测量工具(3)实验方案要注意什么?(4)记录哪些实验数据?3.进行实验、收集数据为了降低难度,提供的圆柱体的体积已知。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分组实验、鼓励学生动手实验,收集记录数据,鼓励学生间的交流和合作,收集数据。4.观察数据,分析论证圆柱体体积不同,质量也不同让学生描点作图找规律。图像为一个过原点的直线,斜率一定,即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定。5.评估组织学生交流与评估,反思实验中出现的问题:(1)实验设计是否有不合理之处?(不具有普... [ 查看全文 ]2017上半年初中物理教师资格面试真题《密度》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