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谈廉政
本文《孔子谈廉政》由www.liuxuequn.com留学群小编搜集整理,欢迎参考。孔子谈廉政孔子说:“贪于味不让,妨于政。”(《大戴礼记·四代》)意谓贪恋美味而不加克制,就会妨害政事。公元前484年,68岁的孔子结束了周游列国的生活回到鲁国。此时,年轻的鲁哀公不时向孔子请教一些为政的问题。一次哀公问孔子,希望能够去掉妨害政事的毛病时,孔子一口气列举了十二种,这是第一种。孔子把“贪于味”列为妨害政事的十二种毛病之首,也曾明确地提出“不为酒困”(《论语·子罕》)的要求,可见春秋时期官场上的吃喝风也很盛行,所以才引起了孔子的重视。那么今天的社会现状呢?曾听说这样一件事:有一个贫困县,为了招商引资,不惜动用有限的财力招待前来考察的客商,几天时间里山珍海味不曾间断,中午书记陪,晚上县长陪,在酒桌上十人对二人,轮番敬酒“轰炸”,结果把客商给吓跑了。如此“热情”挥霍,不仅使有限的政府财政雪上加霜,而且使投资环境更加恶化,又怎能达成初衷?前些年,报纸上报道了某县一位“三贪书记”,此人贪权、贪钱、贪色,这个县一年的财政收入不足一亿,而他能浪费半亿。至于公款吃喝,反而都不值一提。老百姓说,他有家,却不曾在家吃饭。在上世纪60年代的三年困难时期,焦裕禄只身来到了兰考车站,面对外出逃荒要饭的父老乡亲,他... [ 查看全文 ]孔子谈廉政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