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大学》第七章原文及译文的相关文章推荐
《大学》第七章原文及译文
以下是留学群编辑为您整理的《大学》第七章原文及译文,供您参考,更多国学经典请点击国学频道(https://www.liuxuequn.com/guoxue/)查看。《大学》第七章原文作者:曾参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译文及注释译文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品德低下的人在私下里无恶不作,一见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闪闪,掩盖自己所做的坏事而自吹自擂。殊不知,别人看你自己,就像能看见你的心肺肝脏一样清楚,掩盖有什么用呢?这就叫做内心的真实一定会表现到外表上来。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曾子说:“许多双眼睛看着,许多手指着,这难道不令人畏惧吗?!”财富可以装饰房屋,品德却可以修养身心,使心胸宽广而身体舒泰安康。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注释(1)其意:...
[ 查看全文 ]
《大学》第七章原文及译文的相关文章
《大学》第六章原文及译文
以下是留学群编辑为您整理的《大学》第六章原文及译文,供您参考,更多国学经典请点击国学频道(https://www.liuxuequn.com/guoxue/)查看。《大学》第六章 原文作者:曾参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其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唯于理有未穷,故其知又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于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己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 查看全文 ]
《大学》第五章原文及译文
以下是留学群编辑为您整理的《大学》第五章原文及译文,供您参考,更多国学经典请点击国学频道(https://www.liuxuequn.com/guoxue/)查看。《大学》第五章 原文作者:曾参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译文及注释译文孔子说:“听诉讼审理案子,我也和别人一样,目的在于使诉讼不再发生。”使隐瞒真实情况的人不...[ 查看全文 ]
《大学》第四章原文及译文
以下是留学群编辑为您整理的《大学》第四章原文及译文,供您参考,更多国学经典请点击国学频道(https://www.liuxuequn.com/guoxue/)查看。《大学》第四章 原文作者:曾参《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 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 查看全文 ]
《大学》第三章原文及译文
以下是留学群编辑为您整理的《大学》第三章原文及译文,供您参考,更多国学经典请点击国学频道(https://www.liuxuequn.com/guoxue/)查看。《大学》第三章原文作者:曾参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译文及注释译文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 查看全文 ]
《大学》第二章原文及译文
以下是留学群编辑为您整理的《大学》第二章原文及译文,供您参考,更多国学经典请点击国学频道(https://www.liuxuequn.com/guoxue/)查看。《大学》第二章原文作者:曾参《康诰》曰:“克明德。”《太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译文及注释译文《康诰》说:“能够弘扬光明的品德。”《太甲》说:“念念不忘这上天赋予的光明禀性。”《尧典》说:“能够弘扬...[ 查看全文 ]
《大学》第一章原文及译文
以下是留学群编辑为您整理的《大学》第一章原文及译文,供您参考,更多国学经典请点击国学频道(https://www.liuxuequn.com/guoxue/)查看。《大学》第一章原文作者:曾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 查看全文 ]
《三十六计》败战计·走为上计原文及翻译
以下是留学群编辑为您整理的《三十六计》败战计·走为上计原文及翻译,供您参考,更多国学经典请点击国学频道(https://www.liuxuequn.com/guoxue/)查看。《三十六计》败战计·走为上计原文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按语古人按语说:“敌势全胜,我不能战,则:必降;必和;必走。降则全败,和则半败,走则未败。未败者,胜之转机也。如宋毕再遇与金人对垒,度金兵至者日众,难与争锋。—...[ 查看全文 ]
《三十六计》败战计·连环计原文及翻译
以下是留学群编辑为您整理的《三十六计》败战计·连环计原文及翻译,供您参考,更多国学经典请点击国学频道(https://www.liuxuequn.com/guoxue/)查看。《三十六计》败战计·连环计原文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吉,承天宠也。注释及按语注释①在师中古,承天变也:语出《易经.师》卦(卦名讲释见前第二十六计注)。本卦九二.《象》辞:“在师中吉,承天宠也”是说主帅...[ 查看全文 ]
《三十六计》败战计·苦肉计原文及翻译
以下是留学群编辑为您整理的《三十六计》败战计·苦肉计原文及翻译,供您参考,更多国学经典请点击国学频道(https://www.liuxuequn.com/guoxue/)查看。《三十六计》败战计·苦肉计原文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童蒙之吉,顺以巽也。注释及按语注释①人不自害,受害为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正常情况下)人不会自我伤害,若他受害必然是真情;(利用这种常理)我则以假作真...[ 查看全文 ]
《三十六计》败战计·反间计原文及翻译
以下是留学群编辑为您整理的《三十六计》败战计·反间计原文及翻译,供您参考,更多国学经典请点击国学频道(https://www.liuxuequn.com/guoxue/)查看。《三十六计》败战计·反间计原文疑中之疑。比之自内,不自失也。注释及按语注释①疑中之疑:句意为在疑阵中再布疑阵。②比之自内,不自失也:语出《易经·比》卦。比,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坤下坎上)。本卦上卦为坎为为相依相赖,故名“比...[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