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恢复40年:依旧承载着厚重期待
不苦不累,高考无味;不拼不搏,等于白活。下面是由留学群高考栏目编辑为您整理“高考恢复40年:依旧承载着厚重期待”,希望对您有用。今年是中国恢复高考制度40周年。1977年至今,高考影响和改变了几代中国人的命运,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最初不及2%,到现在已跨过40%,正快速接近50%的普及化指标线。数据背后,40年来,高考是如何影响和改变着中国?40年后,高考又被这个国家赋予着哪些期待?恢复高考——中国人才观念在变化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制定的《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文件规定了高等学校新的招生政策,即废除推荐制度,恢复文化考试,择优录取。这一年,“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口号在中国落地生根。湖北大学教育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李木洲研究中国考试制度多年,他在接受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国家层面来说,40年前的恢复高考,就是在表明国家对人才的重视,以及人才观念的重构。他解释说,“恢复高考,确认了文化知识、智力因素等在高校人才选拔中的基础作用,这是国家人才观念的重大转变,也可以说是国家人才观念的正确回归。”1977年的中国教育历经“暖冬”,据统计,当年年底,约有570万青年“回归”高考考场,各大专院校从中择优录取了27.3万名... [ 查看全文 ]高考恢复40年:依旧承载着厚重期待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