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7年高考语文作文题里看开放和包容
不苦不累,高考无味;不拼不搏,等于白活。下面是由留学群高考栏目编辑为您整理“从2017年高考语文作文题里看开放和包容”,希望对您有用。一个时代就有一个时代的作文题,高考作文题也是时代变迁的纪录者。以今年的三张全国卷的高考作文题为例,就有一股扑面而来的新风,让人感受到这个时代的细微的变化、持续的进步,执着向上的力量。全国卷一和卷二有异曲同工之妙。卷一是从“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这一组词汇中任意挑两三个,展开论述。卷二则是从六句诗中任意挑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全国卷三则直接将高考这一社会重大命题端到了考生面前,要求考生谈谈自己心目中的高考。这些词句里面是有各种不同的组合的,不同的组合也必然带来不同的化学反应。高铁和移动支付组合,可以得出一个蒸蒸日上、日新月异的中国;当大熊猫、中华美食和京剧组合在一起时,顿时一个传统中国之美跃然纸上。而一带一路和长城组合,让人联想起一个曾经封闭的中国和一个开放的中国的不同。作文题难能可贵的是没有排斥问题,比如在全国一卷中,出现了空气污染这个词汇,只看到中国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巨大发展,而看不到污染问题,这同样是不全面的。还有全国卷三的“怎么看待高考”... [ 查看全文 ]从2017年高考语文作文题里看开放和包容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