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贞观政要》卷八·辨兴亡原文及译文的相关文章推荐
《贞观政要》卷八·辨兴亡原文及译文
以下是留学群编辑为您整理的《贞观政要》卷八·辨兴亡原文及译文,供您参考,更多国学经典请点击国学频道(https://www.liuxuequn.com/guoxue/)查看。卷八·辨兴亡贞观初,太宗从容谓侍臣曰:“周武平纣之乱,以有天下;秦皇因周之衰,遂吞六国。其得天下不殊,祚运长短若此之相悬也?”尚书右仆射萧瑀进曰:“纣为无道,天下苦之,故八百诸侯不期而会。周室微,六国无罪,秦氏专任智力,蚕食诸侯。平定虽同,人情则异。”太宗曰:“不然,周既克殷,务弘仁义;秦既得志,专行诈力。非但取之有异,抑亦守之不同。祚之修短,意在兹乎!”贞观二年,太宗谓黄门侍郎王珪曰:“隋开皇十四年大旱,人多饥乏。是时仓库盈溢,竟不许赈给,乃令百姓逐粮。隋文不怜百姓而惜仓库,比至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炀帝恃此富饶,所以奢华无道,遂致灭亡。炀帝失国,亦此之由。凡理国者,务积于人,不在盈其仓库。古人云:‘百姓不足,君孰与足?’但使仓库可备凶年,此外何烦储蓄!后嗣若贤,自能保其天下;如其不肖,多积仓库,徒益其奢侈,危亡之本也。”贞观五年,太宗谓侍臣曰:“天道福善祸淫,事犹影响。昔启民亡国来奔,隋文帝不吝粟帛,大兴士众营卫安置,乃得存立。既而强富,子孙不思念报德,才至始毕,即起兵围炀帝于雁门。及隋国乱,又恃强...
[ 查看全文 ]
《贞观政要》卷八·辨兴亡原文及译文的相关文章
《贞观政要》卷九·论征伐原文及译文
以下是留学群编辑为您整理的《贞观政要》卷九·论征伐原文及译文,供您参考,更多国学经典请点击国学频道(https://www.liuxuequn.com/guoxue/)查看。卷九·论征伐武德九年冬,突厥颉利、突利二可汗以其众二十万,至滑水便桥之北,遣酋帅执矢思力入朝为觇,自张声势云:“二可汗总兵百万,今已至矣。”乃请返命。太宗谓曰:“我与突厥面自和亲,汝则背之,我无所愧,何辄将兵入我畿县,自夸强盛...[ 查看全文 ]
《贞观政要》卷九·论安边原文及译文
以下是留学群编辑为您整理的《贞观政要》卷九·论安边原文及译文,供您参考,更多国学经典请点击国学频道(https://www.liuxuequn.com/guoxue/)查看。卷九·论安边贞观四年,李靖击突厥颉利,败之,其部落多来归降者。诏议安边之策,中书令温彦博议:“请于河南处之。准汉建武时,置降匈奴于五原塞下,全其部落,得为捍蔽,又不离其土俗,因而抚之,一则实空虚之地,二则示无猜之心,是含育之道...[ 查看全文 ]
《贞观政要》卷十·论行幸原文及译文
以下是留学群编辑为您整理的《贞观政要》卷十·论行幸原文及译文,供您参考,更多国学经典请点击国学频道(https://www.liuxuequn.com/guoxue/)查看。卷十·论行幸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隋炀帝广造宫室,以肆行幸。自西京至东都,离宫别馆,相望道次,乃至并州、涿郡,无不悉然。驰道皆广数百步,种树以饰其傍。人力不堪,相聚为贼。逮至末年,尺土一人,非复己有。以此观之,广宫室,好行幸...[ 查看全文 ]
《贞观政要》卷十·论畋猎原文及译文
以下是留学群编辑为您整理的《贞观政要》卷十·论畋猎原文及译文,供您参考,更多国学经典请点击国学频道(https://www.liuxuequn.com/guoxue/)查看。卷十·论畋猎秘书监虞世南以太宗颇好畋猎,上疏谏曰:“臣闻秋狝冬狩,盖惟恒典;射隼从禽,备乎前诰。伏惟陛下因听览之余辰,顺天道以杀伐,将欲摧班碎掌,亲御皮轩,穷猛兽之窟穴,尽逸材于林薮。夷凶剪暴,以卫黎元,收革擢羽,用充军器,举...[ 查看全文 ]
《贞观政要》卷十·论灾祥原文及译文
以下是留学群编辑为您整理的《贞观政要》卷十·论灾祥原文及译文,供您参考,更多国学经典请点击国学频道(https://www.liuxuequn.com/guoxue/)查看。卷十·论灾祥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朕此见众议以祥瑞为美事,频有表贺庆。如朕本心,但使天下太平,家给人足,虽无祥瑞,亦可比德于尧、舜。若百姓不足,夷狄内侵,纵有芝草遍街衢,凤凰巢苑囿,亦何异于桀、纣?尝闻石勒时,有郡吏燃连理...[ 查看全文 ]
《贞观政要》卷十·论慎终原文及译文
以下是留学群编辑为您整理的《贞观政要》卷十·论慎终原文及译文,供您参考,更多国学经典请点击国学频道(https://www.liuxuequn.com/guoxue/)查看。卷十·论慎终贞观五年,太宗谓侍臣曰:“自古帝王亦不能常化,假令内安,必有外扰。当今远夷率服,百谷丰稔,盗贼不作,内外宁静。此非朕一人之力,实由公等共相匡辅。然安不忘危,治不忘乱,虽知今日无事,亦须思其终始。常得如此,始是可贵也...[ 查看全文 ]
《黄帝四经》经法·道法原文及译文
以下是留学群编辑为您整理的《黄帝四经》经法·道法原文及译文,供您参考,更多国学经典请点击国学频道(https://www.liuxuequn.com/guoxue/)查看。经法·道法道生法。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者(也)。口执道者,生法而弗敢犯(也)。法立而弗敢废(也)。□能自引以绳,然后见知天下,而不惑矣。虚无(刑)形,其冥冥,万物之所从生。生有害,曰欲,曰不知足。生必动,动有害,曰不时,...[ 查看全文 ]
《黄帝四经》经法·国次原文及译文
以下是留学群编辑为您整理的《黄帝四经》经法·国次原文及译文,供您参考,更多国学经典请点击国学频道(https://www.liuxuequn.com/guoxue/)查看。经法·国次国失其次,则社稷大匡。夺而无予,国必遂亡。必尽天极,衰者复昌。诛禁不当,反受其央(殃)。禁伐当罪当亡,必虚(墟)其国。兼之而勿擅,是胃(谓)天功。天地无私,四时不息。天地立,圣人故载。过极失(当),天将降央(殃)。人强...[ 查看全文 ]
《黄帝四经》经法·君正原文及译文
以下是留学群编辑为您整理的《黄帝四经》经法·君正原文及译文,供您参考,更多国学经典请点击国学频道(https://www.liuxuequn.com/guoxue/)查看。经法·君正一年从其俗,二年用其德,三年而民有得,四年而发号令,(五年而)□□□,(六年而)民畏敬,七年而可以正(征)。一年从其俗,则知民则。二年用(其德),民则力。三年无赋敛,则民有得。四年发号令,则民畏敬。五年以刑正,则民不幸...[ 查看全文 ]
《黄帝四经》经法·六分原文及译文
以下是留学群编辑为您整理的《黄帝四经》经法·六分原文及译文,供您参考,更多国学经典请点击国学频道(https://www.liuxuequn.com/guoxue/)查看。经法·六分观国者观主,观家观父。能为国则能为主,能为家则能为父。凡观国,有六逆:其子父,其臣主,虽强大不王。其□谋臣在外立(位)者,其国不安,其主不(御)则社稷残。其主失立(位)则国无本,臣不失处则下有根,(国)忧而存。主失立...[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