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木兰诗》教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木兰勤劳朴实、刚毅勇敢的性格,学习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以下是留学群小编为您整理的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木兰诗》教案,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教案栏目查看。篇一:木兰诗基于学生对木兰替父从军的了解,可对诗歌内容处理上简洁明快些,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诗歌内容。赏析诗歌的语言艺术,明确多种艺术写作手法。理解木兰替父从军的诗歌主旨。课时:2课时教学进展:导言:同学们都知道“巾帼不让须眉”这句古语吧,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位好女子,她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立下赫赫战功。她的事迹被老百姓编成民歌广为传唱。她的名字叫花木兰。现在我们就从这首流传于世的北朝民歌《木兰诗》中,来感受一下“巾帼不让须眉”的气魄吧!1.文学常识: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北朝民歌。它与南朝民歌《孔雀东南飞》合称文学史上的“乐府双璧”。2.字词注音:鞍鞯(anjian),金柝(tuo),辔头(peitou),云鬓(bin)。3.全班朗读全文。了解木兰替父从军的事迹。4.口述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5.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每段诗歌内容,力求文字简洁、工整,符合文意。6.木兰替父从军这篇诗歌,它所描写刻画的重点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参考答案:7.从诗歌如此的详略安排... [ 查看全文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木兰诗》教案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