蹀躞是什么意思
蹀躞是唐代出现的一种功能型腰带。隋唐时期出现的一种功能型腰带,称为蹀躞带,简称蹀躞。据2013年扬州出土的隋炀帝墓葬中已有实物表明,至少在隋朝时就已有蹀躞。同时,蹀躞也是个动词、形容词。dié xiè蹀躞引证详解1.小步行走。①唐 权德舆《从叔将军宅蔷薇花开太府韦卿有题壁长句因以和作》:“环列从容蹀躞归,光风骀荡发红薇。”②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长亭》:“女郎急以椀水付之,蹀躞之间,意动神流。”③蔡东藩 《清史演义》第一回:“三人欢喜非常,便从山下蹀躞前行,约里许,但见一泓清水,澄碧如镜,两岸芳草茸茸,铺地成茵,真是一副好床褥。就假此小坐。”④冰心 《寄小读者》九:“当她在屋里蹀躞之顷,无端有‘身长玉立’四字浮上脑海。”⑤汉·牟融《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载于南朝·梁·僧佑《弘明集》)注:蹀躞:踮着小步。2.行进艰难貌。①南朝 宋 鲍照《拟行路难》诗之六:“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②明 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二》:“越明日,朔风举帆,踊跃碧虚,蹀躞於黄混水,号曰望昊洋,依凭延真岛。此皆从来人迹不到之。”③清 宣鼎《夜雨秋灯录·珊珊》:“倐一红装屏角窥客,又一老媪上堂篝灯,蹀躞... [ 查看全文 ]蹀躞是什么意思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