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案例《以案释法》:伤人后为防报警取走手机如何定性
2017年司法考试已经结束,留学群为考生们整理了备考2018年司法考试案例《以案释法》,希望能帮到大家,想了解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小编会及时更新哦。司法案例《以案释法》:伤人后为防报警取走手机如何定性案情:2015年8月19日18时,杨某购买菜刀1把,欲去教训其前女友的现男友黄某。当日22时许,为泄愤杨某至某宾馆用菜刀砍伤了黄某的左颈部,经鉴定,构成轻伤二级。后杨某为阻止黄某报案,乘其不敢反抗之际,将黄某的两部手机拿走,同时,还劫走钱包1个。被劫钱包内有黄某身份证及银行卡等物。杨某打开钱包后未发现财物,又怕手机有定位,遂将上述手机及钱包一并丢弃于河里。经鉴定,两部手机合计价值人民币4468元,钱包价值无法鉴定。分歧意见:本案杨某的行为如何定性,主要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杨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与抢劫罪既遂,数罪并罚。理由是:虽然杨某辩称其拿走手机是为了防止黄某报警,并不具有非法占有手机的利用意思,仅有排除意思,但其拿走钱包的行为明显具有利用意思。也就是说,杨某拿走手机的行为,因仅具有排除意思,不构成抢劫罪,但其拿走钱包的行为,因具有明显非法占有的目的,且该意图已超出其拿走手机的排除意思,故应当对杨某拿走手机和钱包的行为一并认定为具有利用意思,构成抢劫罪既遂。第二种意见认为... [ 查看全文 ]司法案例《以案释法》:伤人后为防报警取走手机如何定性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