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案例《以案释法》:扫一扫交罚单原来是骗局
2017年司法考试已经结束,留学群为考生们整理了备考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案例《以案释法》,希望能帮到大家,想了解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小编会第一时间更新哦。司法案例《以案释法》:扫一扫交罚单原来是骗局违法停车告知单上附有二维码,不仅“扫一扫”就能交罚款,而且还不扣分。只不过要是交了罚款,这钱可都进了骗子的口袋。近日,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人民法院对这样一起购买伪造违停告知单及交管部门印章案作出一审公开宣判,两被告人因构成伪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印章罪,分别获刑。2016年11月,李冬铣、张冬由兄弟俩从广东到合肥准备做点生意,但正经事不干,却商量着以伪造违法停车罚款单的方式,骗取他人钱财。如果给这些车辆“贴单”,再留下自己的微信转账二维码,车主一旦“扫一扫”罚款,钱就都进了自己的腰包。之后,李冬铣负责在网上联系购买印有微信转账二维码的空白交警违法停车告知单以及伪造的7个交警大队印章7枚,并通过快递送至出租屋内。由张冬由接收邮寄包裹,再将物品交给李冬铣。购买上述物品所需费用由两人共同承担。收到包裹后,李冬铣在部分空白的假罚单上盖上伪造的印章。同年12月16日20时许,李冬铣、张冬由到合肥市瑶海区和县路、铜陵路附近,沿途向路边违章停放的汽车上张贴伪造的《违法停车告知单》10多份。为了防止... [ 查看全文 ]司法案例《以案释法》:扫一扫交罚单原来是骗局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