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导游资格考试《基础知识》章节考点:壮族
2018年导游资格考试即将开始,小编在这里为考生们整理了2018年导游资格考试《基础知识》章节考点,希望能帮到大家,想了解更多考试内容,请关注留学群的及时更新哦。2018年导游资格考试《基础知识》章节考点:壮族第五章 中国的民族民俗第三节 壮族一、壮族概况(一)壮族的起源和发展壮族,源于我国南方古代百越族群的西瓯、骆越部族,是原住民族。战国秦汉时期,越人分布地区很广。《吕氏春秋•恃君览》说“扬汉之南,百越之际”。固其“各有种姓”,锌部杂居共处,互不统属,故称“阿越”。“百越”叉分为东越、南越、西瓯、越等。从战国到两汉这一时期中.“百越”部落有“越”、“骆”,“瓯”三个其同的族名称谓,“瓯”和“骆”是本族的自称,“越”是华夏族起的名称。《汉书•地理志》称:“今之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南海、日南,皆粤分也。”又据《旧唐书•地理志》载:“骓水在县北,本舸群河,俗称郁状江,即骆越水也,亦日温水,古骆越地也。”可见骆越人居住在郁江流域。古代越人尚铜鼓,有鼓者称都老;而壮族地区至今出土的铜鼓已经有500多面,是全国出土铜鼓最多的地区,且壮人都以铜鼓为文娱乐器。古越人“断发文身”;壮人此俗到庸代还在流行,有些偏僻的山村,到1949年前,还有“文身”之俗。古代越人信仰“鸡卜”;春秋时期的... [ 查看全文 ]2018年导游资格考试《基础知识》章节考点:壮族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