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的未来不只是“官”
前几天去浙江采访大学生村官,我遇到一个当了4年村长助理的小伙子小陆。 2007年进入村里工作至今,他每年都参加公务员考试。第一、二年,第一轮笔试就被筛了下来;第三、四年,笔试过了,面试没过。今年,小陆还打算考。我问:如果还是不过怎么办? “再考呗。 ” 像小陆这样忙于公务员考试的大学生村官非常多,而与这种热衷形成对应的是,大学生村官所处的周遭舆论也认为大学生村官的“常规出路”是考上公务员、晋升、当官。不少村长、村民反问我:不为当官,他来村里干什么? 那么,到底有多少人能真的当上“官”呢? 看一组数字——浙江现有大学生村官总数17983名,其中经公开选聘进入公务员系统并提任乡镇领导班子的17名。这是目前浙江由大学生村官中提任的行政级别最高的公务员,在一方乡土上,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地方官”;经公开选举进入村领导班子的大学生村官3490名。虽然村干部不是公务员,但在村范围内,村领导班子成员是能拿主意的,也算“官”。还剩下1万多名大学生村官其实并不是“官”,甚至不是铁饭碗。浙江省新规,如果大学生在村或社区一线工作满6年依然未进入村领导班子的,将不再续签,自谋出路。 大学生村官的未来不只是当官,更确切些说,大多数村官的未来不是当官。这是现实。尽管各地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定向录取等确... [ 查看全文 ]专题推荐:
大学生村官的未来不只是“官”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