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哈佛:国外并非不应试 学生发言很自由
《留学哈佛:国外并非不应试 学生发言很自由》由04月16日报道。 赵文婷在哈佛广场无家可归者庇护所做志愿者。 沈忱和她的期末作业——展板汇报 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 下午6时,一弯新月刚挂上天空。“呀,月亮出来了,它会有行进的方向。”哈佛大学法学院图书馆正门前不远处,站在草地间的赵文婷指着还不明晰的月亮,让我们抬头看。 “她看过一个学期的月亮。”同行的沈忱“揭”了赵文婷的“老底”。 原来,“看月亮”是赵文婷上学期所选的教学法课的内容之一,这门课旨在观察一个人的学习过程。去年8月,赵文婷赴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发展心理学专业读研究生,沈忱和她同时进校。二人选择了同一研究项目。 “有机会做老师,要带小朋友看月亮” 赵文婷很喜欢教学法课,这门课的特别之处是考察方法:选课的学生每周写一篇关于本周阅读、课程想法的周记,学期末总结一个学期以来自己思维方式的变化。这正是关注思维方式的赵文婷所看重的。 “我看月亮最有热情时,是每晚从8时开始,每隔1小时出去看一次,直到次日1时。”通过对月亮的观察,赵文婷对月亮、地球、太阳三者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直观了解,更大的收获是“上了这门课后,感觉做老师非常重要。以后有机会做老师,也可以带小朋友一起去观月亮”。 在国内时,赵文婷并不喜欢小孩。“我来这儿上课之后,才觉得小朋... [ 查看全文 ]留学哈佛:国外并非不应试 学生发言很自由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