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语文答题指导] 文言实词释义题错因归纳
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无论是对文言实词的专项考查,还是对文句的翻译、文意的理解,都涉及对文言实词的含义的理解,覆盖面广,赋分值大,失误率也较其他知识能力点要高。究其错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一、不辨古今 从词义角度,将古代汉语的实词与现代汉语作比较,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词义完全相同,一类是完全不同,一类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高考重点考查的是第三类。这类实词,从词义的古今变化来看,又可分为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情色彩变化和名称说法改变等五种情况。所谓不辨古今,就是考生没有注意到词义的古今联系与区别,误将它们与现代汉语相应的词在词义上混为一谈,以今义去解释古义。如2010年高考湖北卷第10题: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相与笑之曰:鄙鄙:卑鄙 “鄙”在现代汉语中,有“卑鄙”之意,这是道德层面的;但“鄙”在古代汉语中,绝没有“卑鄙”之意,而只有“浅陋”之意,这是认识层面的,如“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所以,A项就犯了不辨古今,以今义解释古义的错误,正确的解释应为“浅陋”。二、不知通假 对古代汉语中部分实词的通假现象,考生如果不能洞察,就不能按它们所通之字去解释,而仍按原字去解释,就势必造成理解的错误。如2010年高考四川卷第... [ 查看全文 ][2012高考语文答题指导] 文言实词释义题错因归纳的相关文章
[2012高考语文冲刺试卷] 语文基础知识精练(带答案)11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觊觎 忌妒 稽查 赍恨而亡 叽叽嘈嘈 B.丽水 狸猫 黄鹂 不幸罹难 梨园子弟 C.车棚 抨击 膨胀 蓬门荜户 令人捧腹 D.蚊蚋 纳罕 木讷 方枘圆凿 千补百衲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雏形 首屈一指 消声匿迹 智者千虑 必有一失 B.渲泄 茅塞顿开 相濡以沫 坐收渔人之利 C.证券 化险为夷 固若金汤 一叶障目 ...[ 查看全文 ][2012高考语文答题指导] 造成语文低分的主观原因是什么?
一、观念问题:语文不是背一背 许多家长和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那就是语文差一点没关系,因为语文不需要脑子,临考试的时候,背一背,记一记,也就行了。当然,大家之所以这样讲,与语文课堂的某些现状有关,有的老师就是把语文当成知识课来上的。考试就是知识搬家,将记在笔记本上的内容原封不动地搬到了试卷上。语文考试就变成了关于记忆力的检测。记忆力当然是人很重要的一项能力,一个人失去了应...[ 查看全文 ][2012高考语文冲刺试卷] 语文基础知识精练(带答案)12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霎时 飒爽 厦门 歃血为盟 煞费苦心 B.凭吊 棋枰 浮萍 抨击时弊 评头品足 C.愧疚 日晷 纠正 饮鸩止渴 既往不咎 D.奶酪 恪守 炮烙 草行露宿 一丘之貉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打烊 贸然 颠扑不破 出奇不意 B.蝉联 伸张 见微知著 老生常谈 C.荟萃 招徕 辞不达意 芒刺在背 D.宣泄 通牒 惹是生非 看风驶...[ 查看全文 ][2012高考语文冲刺试卷] 语文基础知识精练(带答案)13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 ) A.行旅 行头 行将就木 行贿受贿 B.给予 给水 自给自足 不给面子 C.测量 掂量 丈量土地 量入为出 D.应该 应届 得心应手 理应如此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脉搏 扶直贫困 晶莹 寥若辰星 B.焕发 一幅对联 关键 性格不合 C.提纲 情有可原 厮打 连年歉收 D.幅射 绿草如茵 松弛 旁征博引 3、依次填入画横...[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