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语文试卷分析:语文一模试卷解读(朝阳区)
朝阳区的一模语文试卷,相较于随后出现的海淀和东城试卷,是最为切合高考改革方向的。第一,试卷总体难度不大,整张试卷的区分度把握得较好;第二,诗歌鉴赏后面出现了阅读延伸,虽说总体没有亮点,但这种尝试本身以及题目本身的平稳还是值得称许;第三,朝阳区的作文是命题作文,相比于东城的材料作文以及海淀更不靠谱的半命题作文,已经是相当了不起的成就了。下面,让我们就每道具体的题目,加以简单解析。 一、基础知识 字音字形题目难度很低,不但每个错误选项都有两个错误(字音、字形各一处),错误本身也较为明显,如“削”“绰”的字音,而且“潜”字的字音错误设置(着眼于北京口音与普通话口音的区别)与“然”字字形错误设置(生活中常用字的字形错误)都是非常契合目前高考总体趋势的。 成语题区分度极好。“没齿难忘”和“难以理喻”是两个打酱油的词,好就好在“无可厚非”一处,很多同学意识不到“无可厚非”和“无可非议”中“厚”的区别,同时对于“不一而足”的表意又不够明确,两相结合下会出现选择错误。 此外,病句题没有刁难考生,句式杂糅、指代不明、语序不当是可以通过常规的病句技巧推断出来的;文学常识错误比较明显,但将“司马迁”误作为“司马光”,却流露出了当今文学常识题一个不好的趋向。没有人不知道《史记》是司马迁写的,这样... [ 查看全文 ]2012高考语文试卷分析:语文一模试卷解读(朝阳区)的相关文章
[2012高考语文答题指导] 高分语文需要了解的答题技巧问题
高分语文需要了解的答题技巧问题1:病句类题目须要注意哪些方面才能够得高分? 答:从小就接触汉语,对于汉语的句子非常熟悉,这就使得我们对汉语有着较强的语感,这是我们辨析语病的优势。做题时,首先通读句子,借助于语感初步判断,然后再根据语法或逻辑知识进行检验,从而得出准确答案。考生判断不准是因为只是跟着感觉走,忽视了用语法或逻辑去检验。 高分语文需要了解的答题技巧问题2:对字音的考查,高考命题有何规律?...[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