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语文冲刺:一模后如何对待语文备考的相关文章
2012高考语文试卷分析:高考作文精彩构思
正本清源的忠告
“乐于助人”的确是同学中最值得赞赏的品质。某杂志社调查的结果显示着同学们对真,善,美的确切认知。这种鲜明的是非观念,本身就值得赞赏。
但是,另一项不记名调查显示,不少青少年对待别人的麻烦,选择的答案却是"悄悄走开"! 为什么,为什么我们亲爱的同学在这时抛弃了他们赞赏的品质?我不知道,在复杂的社会里,还有哪一阶层像学生这般纯洁?我不知道,在茫茫人海中,还有谁比我们青少年更热诚,更有同...[ 查看全文 ]
2012高考语文试卷分析:大作文和小作文的写法?
1996年高考作文
作文题
仔细观察下面《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和《截错了》两幅漫画,完成下题。
1.
用说明文字介绍两幅漫画的画面内容。
注意:⑴两幅漫画分别说明,文字不必平均分配。
⑵说明画面内容时,不要编故事。
⑶要求内容完整准确,条理清楚,语言简明。
⑷共200字左右。
2.在一次漫画欣赏会上 ,对这两幅漫画,有人说这幅好,有人说我喜欢那幅,那么你呢?请以“我更喜欢漫画《 》”为题,写一篇议论...[ 查看全文 ]
2012高考语文试卷分析:高考作文题汇总
1999年全国高考作文题
随着人体器官移植获得越来越多的成功,科学家又对记忆移植进行了研究。据报载,国外有些科学家在小动物身上移植记忆已获得成功。他们的研究表明:进入大脑的信息经过编码贮存在一种化学物质里,转移这种化学物质,记忆便也随着转移。当然,人的记忆转移比动物复杂得多,也许永远不会成功,但也有科学家相信,将来是能够做到的。假如人的记忆可以移植的话,它将引发你想些什么呢?
要求:请以"假如记忆...[ 查看全文 ]
2012高考语文试卷分析:语句扩展考点简述
“扩展语句”是2000年新增的高考内容。扩展语句主要考查将一句话的内容充实丰富起来或者合理地扩展成几句话的能力。原句常以短句的形式出现,其信息量不足:一般比较简洁、凝练,或单纯、简略。扩展后的语句应含有较大的信息量,表意丰富,有血有肉;同时在句式或修辞等方面符合试题要求。这一考点的要求是,将结构简单、内容贫乏、达意欠明确,表达欠具体,描述欠生动的语句扩充得丰富、充实、鲜明、形象起来。它或者是把一组...[ 查看全文 ]
2012高考语文试卷分析:高考真题解题回顾
2002年全国春季高考试题
25、为下面的报道拟一条标题。(不超过12个字)
近日,新会市博物馆展出了一件特殊的文物“木美人”。这是画在一副木质门板上的油画,画的是两个与真人一般大小、身着汉式服饰的西洋美女。研究者初步认为,这幅“木美人”是我国最早的油画作品,其艺术性不逊于意大利著名油画家达·芬奇的杰作《蒙娜丽莎》。据说,这副“木美人”门板,是明朝时一位新会籍人从福建带回来的。木门所属的屋子因失火...[ 查看全文 ]
2012高考语文试卷分析:高考真题解题思路分析
2002年全国春季高考试题
25、为下面的报道拟一条标题。(不超过12个字)
近日,新会市博物馆展出了一件特殊的文物“木美人”。这是画在一副木质门板上的油画,画的是两个与真人一般大小、身着汉式服饰的西洋美女。研究者初步认为,这幅“木美人”是我国最早的油画作品,其艺术性不逊于意大利著名油画家达·芬奇的杰作《蒙娜丽莎》。据说,这副“木美人”门板,是明朝时一位新会籍人从福建带回来的。木门所属的屋子因失火...[ 查看全文 ]
2012高考语文试卷分析:语言运用句子仿写解析
句子仿写
n考点简述
高考句子仿写的题型始于94年,隔了三年,从98年到2003 年的高考试卷都使用了这种题型。仿写题属于表达应用能力层级(D级)的考查题目,它有如下一些特点:(1)具有开放性,它不规定答案,所答的内容符合题目要求就行;(2)具有综合性,涉及知识运用的方面很多,语法知识的运用,修辞知识的运用等;涉及能力考查的方面也很多,首先要理解所提供的语言环境的特点,弄清题目暗含的要求,其次要根...[ 查看全文 ]
2012高考语文试卷分析:总复习精选题解析
(二)沙田山居
余光中
书斋外面是阳台,阳台外面是海,是山,海是碧湛湛的一弯,山是青郁郁的连环。山外有山,最远的翠微淡成一袅青烟,忽焉似有,再顾若无,那便是,大陆的莽莽苍苍了。
海天相对,中间是山,即使是秋晴的日子,透明的蓝光里,也还有一层轻轻的海气,疑幻疑真,像开着一面玄奥的迷镜,照镜的不是人,是神。海与山绸缪在一起,分不出,是海侵入了山间,还是山诱俘了海水,只见海把山围成了一角角的半岛,山呢,...[ 查看全文 ]
2012高考语文试卷分析:阅读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四)八月的故乡——你好
我怎能不怀念呢?那里有我的亲朋,有我祖先的遗骸,有我童年海浪般的憧憬和云霞般的梦幻……还有我记忆中多彩的八月。一搭上西去的汽车,我的心就像出笼的鸟,扑扑楞楞飞去了,飞到黄河故道的臂弯里,飞到杨柳矗翠的小河畔,飞到小小四合院,衔去一束绻绻的情愫,早早地给母亲了。
汽车奔驰着,我伏在窗口,贪婪地、忘 情地阅读着平原的八月——
望不尽的莽莽苍苍,涌涌荡荡;望不尽的千顷秋色,万斛...[ 查看全文 ]
2012高考语文试卷分析:散文作品阅读考点讲析
2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通过对各种各样的门的描写,赋予“门”以象征意义,写出了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既表现出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也表现出某些消极的不可知的神秘色彩。
B.作者笔下的门,有的实实在在,有的则赋予象征意义:实在的“门”,是读者最熟悉的,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象征意义的“门”,蕴涵深刻的哲理,给读者以极大的启迪。
C.作者笔法自然,轻巧而又严密,看似信笔所至...[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