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节气的特点和风俗介绍(精选)
“立冬”节气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每一个节气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风俗,你知道立冬节气的特点和风俗有哪些吗?以下是由留学群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立冬节气的特点和风俗介绍(精选)”,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立冬节气的特点和风俗介绍(精选)立冬节气的含义从气候上说,意味着风雨、湿度、气温等,自秋季向冬季转变的节点之上。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立”是建立、开始的意思,“冬”是终了和万物收藏的意思。这个时候,大部分地区秋季的农作物都已收割完毕,需要进入储藏阶段。天气逐渐寒冷,动物们也开始准备过冬的食物,寻找冬眠的地方,好安稳地度过一个冬天。冬季开始、万物收藏的意思。在此之后,万物开始进入冬眠时节,专心汲取养分、养精蓄锐,等待来年立春之后,能够更好地开花生长。什么时候为立冬节气在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们把地球公转的轨道称为“黄道”,并且等比例分成24份,每个相隔15°,为此形成了24个节气。地球在轨道上每运行15°,就对应一个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225°时,为立冬节气。中国以立冬为冬季的第一个节气,具体时间为每年的11月7-8日。立冬节气的特点立冬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空气一般渐趋干燥,土壤含水较少,高原雪山上的雪也已不再融化。立冬时节,中国所处的北半球... [ 查看全文 ]立冬节气的特点和风俗介绍(精选)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