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2012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修辞借代方式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2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修辞借代方式
指的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也叫做“换名”。其中,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做借体,被代替的事物叫做本体。
借代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特征代本体
指的是用借体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
(1)风筝花花绿绿,各式各样,有“老鹰”,有“鹦鹉”,有“仙鹤”,有“蜈蚣”……
(2)“原来你家小栓碰到了样的好运气了。这病自然一定全好;怪不得老栓整天的笑着呢。”花白胡子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鲁迅《药》)
二、专名代本体
是指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作借体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例如:
(3)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4)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
三、具体代抽象
指的是用具体事物代替相关的抽象事物。例如:
(5)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用小米加步枪,打垮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6)模范不模范,从西往东看,西头吃烙饼,东头喝稀饭。(赵树理《老杨同志》)
四、局部代整体
就是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代替本体事物。例如:
(7)几年来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小时候所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鲁迅《一件小事》)
(8)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的一条。
...
[ 查看全文 ]
2012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修辞借代方式的相关文章
2012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修辞精品题
作者:刘晓晔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是高考每年必考的知识点,《考试说明》对此明确规定了八种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笔者通过对2006年17套高考语文试题中这一知识点的综合分析,总结出如下几种考查方式。
方式A:在诗歌鉴赏题中考查。
[例l] “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江苏卷12题)
鹧鸪天 [元]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 查看全文 ]
2012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修辞应考秘笈
张东河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考点在高考《考试大纲》中归入表达运用这一考试内容中,能力层级为D级。2007年《考试大纲》对于常见的修辞方法规定为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八种。
考查修辞方法的目的是指导语言实践,而不是单纯考查概念。考生应能够根据语境判断修辞方法使用得是否得当,进而辨其优劣。一般从两个方面考查:一是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辨认和理解;二是根据表达语意的需要,正确灵活...[ 查看全文 ]
2012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修辞应考方法盘点
【考点透析】
《考试说明》对常见的修辞方法作了明确的规定,即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八种。需要注意的是,学习修辞方法的目的是指导语言运用,而不是仅仅辨认概念,指认文句中运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学生应能够根据语境判断修辞方法使用得是否得当,进而辨其优劣。即根据规定的情境,运用一定的修辞方法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或表达对事物的认识。还能熟练地运用各种修辞方法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因此,所...[ 查看全文 ]
2012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修辞模拟题(含答案)
刘达辉
(注:1-30题每题3分,31题60分)
1.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 我们怎样坚持改革、开放、搞活?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B. 山海关,这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
C. 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D.这篇课文选自古华同志的长篇小说《芙蓉镇》(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各个序号处的正确的标点...[ 查看全文 ]
2012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修辞考点解析及预测
【考点解析及预测】修辞的选用是使语言生动的重要手段,也是2008年高考以来重要的考点,主要是针对学生语言贫乏枯燥的现状的。其题型有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选择判断(如浙江卷);语言综合运用时对修辞和生动提出明确要求,一般放在Ⅱ卷中考查。
例1.长安街被誉为“神州第一街”,最初总长还不足8华里。新中国成立后,长安街拓展为13.4华里,成为一条横贯北京东西的通衢要道,被称为“十里长街”。改革开放后,经过30...[ 查看全文 ]
2012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修辞通关目标
关口提示—【考纲知识精解读】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D。该考点包含两点重要的信息:一是“常见”,《考试大纲》明确了八种常见的修辞方法,即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二是“正确运用”,表明高考试题将在实际运用中对修辞方法进行考查,重点考查判断修辞方法使用的优劣、正确理解修辞方法在语段(或篇章)中的作用和运用修辞方法进行表达的能力等,不会直接考查修辞方法的概念。
从...[ 查看全文 ]
2012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修辞真题回放
【考点剖析】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这一考点在高考《考试大纲》中归入“表达运用”这一部分中,能力层级为D。《考试大纲》规定常见的修辞方法为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八种。高考考查修辞方法的目的是指导语言实践,而不是单纯考查概念,因此考生应能够根据语境判断修辞方法使用得是否得当,进而辨其优劣。一般从两个方面考查:一是对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辨认和理解;二是根据表达语意的需要,正确灵...[ 查看全文 ]
2012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修辞详解
修辞是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顶针(真)、复沓、互文、比拟等。
比 喻】
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比喻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 查看全文 ]
2012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修辞命题剖析
在高考语文试题中,修辞是一项重要的测试内容。常考的修辞方法主要有八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考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能准确判断修辞的类型,二是能正确理解修辞的作用,三是能灵活地运用修辞手法。2006年高考的各套语文试卷对修辞的考查多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综合性,充分体现了高考命题重能力、重运用、重综合的特点。本文结合2006年高考的有关试题作如下分析,...[ 查看全文 ]
2012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常见的修辞手法
“修辞”两字,最早见于《易经?乾卜?文言》中:“修辞立其诚”之说,主要是就思想内容而言。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修,饰也。”
清代段玉裁说得更明白:“修,洒刷之也,藻绘之也。”古人很重视运用各种修辞方法表情达意,以收到或华美藻饰,或简洁生动,或委婉含蓄,或悦耳动听的修辞效果。古代汉语中的修辞手法丰富多彩,绝大部分现代汉语都还常用,并且增添了不少新的类别。
现在可知的修辞手法:有六十三大类,七十...[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