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暮江吟》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及赏析
《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作。这是一首写景佳作。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通过吟咏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下面是留学群小编整理的《白居易《暮江吟》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及赏析》,供你参考。【全诗】《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解题】此诗作年有二说:一说作于元和十年(816)至十三年间,时作者在江州司马任;一说作于长庆二年(822),时作者赴杭州刺史任在江行途中。诗中描绘了夕阳落照中的江水和新月初升的夜景两组画面,景色柔和,环境宁静,构思新颖,比喻巧妙。《唐宋诗醇》卷二四赞之为“著色秋江图”。杨慎《升庵诗话》称此诗“有丰韵,言残阳铺水,半江之碧如瑟瑟之色,半江红日所映也,可谓工致入画。”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卷二亦谓后二句“似出率易,而风趣复非雕琢所及。”【注释】暮(mù):日落的时候。吟:诗体的一种。残阳:已有部分落入地平线 以下的夕阳。瑟瑟(sèsè):碧绿色。可怜:可爱。真珠:珍珠。月似弓: 月亮的形状像弓一样。九月初三,正是月初,只能看到月牙;到了每月中 旬,月亮才圆。【译文】 夕阳斜照平铺于江水之中,半江碧青半江被晚霞映红。多么可爱的九月初三夜景啊! 江草上... [ 查看全文 ]白居易《暮江吟》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及赏析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