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2012高考-材料作文提示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2高考-材料作文提示
寓言故事型
一、根据所给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庄子》中有这样一则寓言:朱平曼喜好剑法,总想练就一身独步天下的绝技。他听说有个叫支离益的人善长屠龙之术,便赶去拜支离益为师,立志将这种人间稀有、世上少见的剑法学到手。他苦学苦练了三年,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终于他的屠龙剑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便辞别了老师,开始仗剑闯荡江湖,希望杀尽天下害龙,显姓扬名。然而他四处寻觅却找不到一条龙的影子。其所谓的一身绝技,最终也没有任何用武之地。
提示:
1、可以论证盲目空想者的一事无成。
2、可以论证脱离实际的理论毫无价值。
3、可以论证单纯苦学苦练而不动脑筋、不讲实效,必然劳而无功。
二、根据所给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由迷茫到彻悟
这是一则禅宗故事。从前,有一位少年,渴望练就一身超群的剑术,便千里迢迢来到一座仙山求教于一位世外高人。这位少年一心想早日成名,跪拜之后,便说:“我决心勤学苦练,请问师傅需要多久才能学成下山?”师傅答道:“十年。”少年嫌太长,就说:“假如我全力以赴,夜以继日,需要多长时间?”师父说:“这样大概要三十年。”少年大吃一惊:“为什么全力以赴反而要三十年呢?”师父不答。少年又说:“我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拼死拼活修练,争取早日成功。”师父说:“那么,你就得跟我学至...
[ 查看全文 ]
2012高考-材料作文提示的相关文章
2012高考-谈作文八股化
“喜欢语文课,盼着上语文课。”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招生办)中文系教授王东成对三十年前语文课的美好回忆无疑会令现在的很多孩子吃惊和羡慕。与王东成相反,语文课让他们很“郁闷”,他们的作文不断受到批评:说谎话、八股气,几乎成了时下中小学生作文的标签。有一位学生说:“我人生的第一句谎言是从作文开始的”。素来讲究“真情实感”的作文竟然成为谎言的滥觞?是谁造成了这种尴尬?中小学生作文八股化,究竟谁的“贡献”大?...[ 查看全文 ]
2012高考-评委对作文中出现网络语言持宽容态度
“偶系穷银,木油米!”这句让不少人看后不知所云的话,出现在竞赛作文里。在近日举行的“外研社杯”第25届上海市中学生竞赛颁奖典礼上,“Q言Q语”即网络语言的运用引起评委们的关注。网络语言该不该进入作文?对此,周刊专门采访了多年参与高考作文阅卷的专家,请他为考生指点迷津。
七成学生认同网络语言的“风趣”
网络语言究竟是古老汉语的新时代烙印,还是将纯洁的汉语引入歧途?究竟是现代汉语的积极发展,还是颠覆传...[ 查看全文 ]
2012高考-作文题有何亮点
今年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有何亮点?福建师大附中语文高级教师薛章辉老师说,今年《考试说明》可谓“力求稳步推进,适度创新”。所谓“稳”,即与去年相比变化不大;所谓“新”,即增加两篇古诗文的背诵默写,它们是《岳阳楼记》、《己亥杂诗》。此外,“新”还表现在长篇名着重在测试“主要故事情节”,“时文评说”题不再考查概括材料的内容。按去年经验,新增添的背诵默写题是考查的重点,考生一定要做重点复习。
薛章辉老师...[ 查看全文 ]
2012高考作文-从课文中找到写作的方法
语文教材选编的课文多是名家文质兼美的佳品,古含中外,无所不包,是指导学生读写结合的范例。
(1)学课文的标题
中学语文所收篇目,其标题可谓各呈异彩。或新颖别致,耐人寻味,如《死海不死》;或意境深远,含蓄隽永,如《驿路梨花》;或生动形象,脉脉含情,如《醉人的春夜》;或主旨突出,旗帜鲜明,如《反如自由主义》;或简言简意赅,高度概括,如《分马》;或托物言志,精炼传神,如《变色龙》……对这些颇具特色的标题...[ 查看全文 ]
2012高考-作文语言描写技巧
言为心声,人物的话语最易“泄露”人物心灵的秘密,最能灵活而直接地展示人物性格,它可以充分、细致地将人物的内心世界袒露出来,因此,人物的言语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语言描写要反映人物的个性特征。由于时代、职业、身份、年龄等因素造成的差异,人们说话的内容、方式各有不同,语言描写就是要抓住能表现人物个性的语言,写出“这一个”来,使读者如闻其声,如睹其容。语言描写宜简洁得体,不可拖沓散漫,有悖人...[ 查看全文 ]
2012高考-AB式作文学习的心得
我语文成绩十分不理想,总考全班倒数,妈妈一气之下给我找了一个语文老师。老师课讲得十分精彩,我已经慢慢的喜欢上语文了。现在讲到了作文,我学会了AB式怎么写:A状态是坏状态,B状态是好状态,由A状态到B状态变化的原因一般可以从三个方面选材:1、自然界中事物的启迪;2、榜样的力量(人类);3、亲情的感召;老实说这样的构思方法什么要求的作文都能使用,是万能的。我心想:这也太神奇了吧!我按要求完成了《坚持的...[ 查看全文 ]
2012高考-写好考场作文秘籍
“稳”中要有“新”
考场作文与竞赛作文不同。写竞赛作文,我们可以查找资料,请教老师,反复修改;而写考场作文,我们没有资料,没有人可以请教,也没有充裕的时间来反复修改。因此,我觉得我们在写考场作文时要求一个“稳”字。文中引用的例子一定要是自己烂熟于心的,以确保不会因为事例的失真而影响文章的感染力。最好不要写过于出格的构思,一来是预防阅卷老师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准确把握文章核心主旨,误判为跑题;二来也可...[ 查看全文 ]
高考作文-高中文学常识有哪些容易误解
“丰碑”自古不是碑
碑本来指的是没有文字的竖石或桩,其主要作用有三:一是立于宫庙前以观日影、辨时刻。《仪礼?聘礼》曾说:“上当碑南陈”,郑玄的注释就是:“宫必有碑,所以识日影,引阴阳也”。二是竖于宫庙大门内拴牲口。三是古代用以引棺木入墓穴。最早的碑上有圆孔,施轳辘以绳被其上,引以入棺也,亦即下棺的工具(和现在工地上上楼板所用的叼板机的工作原理很相似)。古时往往用大木来引棺入墓,这大木的特定称呼就是...[ 查看全文 ]
高考优秀作文欣赏-真正的天堂
跑的体验。先走好,还是先跑好,根据跑的体验,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叙述文。
本版所登作文未作任何修改
一只鸟在飞,它的母亲在某个目的地等待它的到达。它只知道母亲在远方等它,不知原因。它风雨兼程,急迫迅速。它需要到达。当它找到它的母亲,它向它母
亲炫耀:“三天我飞了几百里,找遍了整个山林,我饥饿,我渴,我的羽毛掉了一大半。我觉得我很坚强。”
它母亲摇摇头:“你坚强,我承认。你找到了我,你这三...[ 查看全文 ]
高考优秀作文欣赏- 生如夏花
2005年湖南高考作文题
从一个人的成长看来,先要学会走,然后才会跑,任谁都跑过――无论身体上还是心灵上的,但跑的体验是不尽相同的。
你或许有难忘的经历,或许有深切的感受,或许有独到的认识,请结合自身生活实际 ,以《跑的体验》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生如夏花
似乎,生命如征程,人的一生注定疾步匆匆,从古到今……
回眸处
回眸处,历史的光芒穿刺迷...[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