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2012中考语文口语交际考点分析 1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2中考语文口语交际考点分析 1
本文来自作文周刊社。
中考语文试题中的口语交际题一般分为两大类题目:
一是对话题,题面的设计是提供一种或几种对话情景,要求考生依据情景答题。这一类的题目可分为单一型对话题和复合型对话题。所谓单一型对话题,即题面设计某一种情景,要求考生以自己或以情景中的某个人物的身份或对某一件事、某个人说出简明、得体的话来。
二是复合型对话题,即试题要求考生面对同一情境中的不同对象或不同情境中同一个对象或不同情境中的不同对象说出应说的话。
【应对技巧】
口语交际的考查会注重考生在具体交际情境中倾听、表达和应用的能力,以及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因此,说话的简明、连贯、得体就成为说话的基本要求。在口语交际的解答中所持的原则是:
1.言之有礼,文明得体。
2.言之有物,即有内容,力求清楚、明白、简洁。
3.言之有序,即表达顺序合理,力求意明句畅。
4.言之有节,即简明,要满足试题的要求,简明有序作答,字数适中,标点恰当。
【真题讲解】
1.(2010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语文试题)读下面的文字,在横线处续写一句连贯、得体的话。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小孩把手伸进装满栗子的瓶中,他想尽可能多地抓一大把,但当他想要拿出手来时,手却被瓶口卡住了。他既不愿意放弃一部分栗子,又不能拿出手来,只好痛哭流涕。一个行人对他说:“你...
[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口语交际考点分析 1的相关文章
2012中考语文“中外名著”阅读题训练
1.“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的开卷诗。
2.“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的开篇词。
3.“花果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 》中的内容。
4.“水浒寨中屯节侠,梁山泊内聚英雄”这幅对联写的是我国...[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四大名著导读训练
《水浒传》
一.填空.
1.<水浒传>的作者_______,朝代_______,它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小说。
2.<水浒传>中共有_______将,天罡星共_____人,地煞星共________人。
3.<水浒传>是以________为主要题材,通过一系列__________的生动故事,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暴露了_______________,歌颂了________________...[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中外名著”冲刺题 2
54、他是第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作家,也是第一位东方国获此殊荣,早年旅行欧美,1924年访问
中国,他的作品《人民的意志》被定为印度国歌,他就是___________(人物名)他因《__________》的成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此书直译的意思是“_________”。
55、“假如生活欺骗了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______...[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中外名著”冲刺题 1
1、《________》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书。“__________”是这部书所记的思想核心。孔子是_________的创始人。
2、孔子曾被尊为“_________”。《论语》中《为政》的几句话轮廓式地勾勒出一条孔子所走过的漫长的生活道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_____...[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名著阅读会怎样考?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第四学段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目的是推动学生扩大学习资源,增多语文积累,提高语文素养,为以后发展打下精神的底子。为了更好体现课标要求,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自2004年始,课改实验区的中考语文试题中大都设置了名著阅读检测题。时至今日,名著阅...[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中外名著”考点解析
课标要求学生“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009年全国中考名著导读试题大都取自课标推荐篇目,考查内容有:概述某一部文学名著的主要情节、某一片段故事、主要人物及性格;对文学名著的某一...[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文化常识”精讲
一、 名词解释:
(一)文史典籍: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史记》、《尚书》、《礼记》、《易记》、《春秋》
“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四库”:经、史、子、集
《诗经》六义:凤、雅、颂、赋、比、兴 六艺:也称六经,即礼、乐、射、御、书、数
(二)朝代传说:“三代”:夏朝、商朝、周朝
“三皇”:传说之一是“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文学常识”精讲精练 2
参考答案:D
3.(2010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语文试题)下列文字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堂吉诃德》的作者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
B.鲁迅的《孔乙己》和《故乡》都是短篇小说。
C.《关雎》和《蒹葭》是《诗经》中歌咏纯真爱情的爱情名篇。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是崔颢《黄鹤楼》中的名句。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对重要作家、作品及有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只要平时留心,考生便会很...[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