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2012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题训练 5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2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题训练 5
风不能把阳光打败
毕淑敏
①“但是”这个连词,好似能把皮坎肩缀在一起的丝线,多用在一句话的后半截,表示转折。比方说:你这次的考试成绩不错,但是——强中自有强中手。比方说:这女孩身材不错,但是——皮肤黑了些。
②我想,“但是”这个词刚发明的时候,它前后意思的分量,应是大致相等的。也就是说,它只是一个单纯纽带,并不偏谁向谁。后来在长期的使用磨损中,悄悄变了。无论在它之前,堆积了多少褒词,“但是”一出,便像洒了盐酸似的,优点就冒着泡沫没了踪影。记住的总是贬意,好似爬上高坡,没来得及喘口匀气,“但是”就不由分说把你推下了谷底。“但是”成了把人心捆成炸药包的细麻绳,成了马上有冷水泼面的前奏曲。让你把前面的温暖和光明淡忘,只有振起精神,迎击扑面而来的顿挫。
③其实,所有的光明都有暗影,“但是”的本意,不过是强调事物的两面。可惜日积月累的负面暗示,“但是”这个预报一出,就抹去了喜色,忽略了成绩,轻慢了进步,贬斥了攀升。
④一位心理学家主张大家从此废弃“但是”,改用“同时”。比如我们形容天气的时候,早先说:“今天的太阳很好,但是风很大。”今后说:“今天的太阳很好,同时风很大。”
⑤最初看这两句话的时候,好像没有多大差别。可是,你不要急,轻声地多念几遍,那不同的分量和语气就体会出来了。“但是风很大”—...
[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题训练 5的相关文章
2012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题训练 4
沉默的竹笛
16岁一个忧伤的春夜,我躺在集体宿舍临窗的床铺上。洁白的月光潮水一般漫进窗户,清冷的微风捎来潮湿的花香。我陷入少年无端的愁闷思绪里,分外孤单寂寞。这时,一缕悠扬的笛声由远而近,停留在我的耳畔。那笛声仿佛是清澈的泉水,流过神话中迷人的花园,一路上集合了蝴蝶和黄莺的梦想,决心要给我的心灵来一次彻底的洗礼。我陶醉在悦耳的笛声里,忧伤早已悄悄地散去,心情澄澈空明。那晚,我的心中暗暗地滋生了一个...[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题训练 3
朋 友
巴金
⑴这一次旅行使我更明了一个名词的意义,这名词就是朋友。
⑵七八天以前我曾对一个初次见面的朋友说:“在朋友们的面前我只感到cánkuì。他们待我太好了,我简直没有方法可以报答他们。”这并不是谦逊的客气话,这是真的事实。说过这些话,我第二天就离开了那朋友,并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和他再见。但是他所给我的那一点温暖至今还使我的心在颤动。
⑶我的生命大概不会是久长的罢。然而在那短促的过去的回...[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题训练 2
记叙文阅读专题一(整体概括能力)
答案:1.我在原始森林中迷失了方向,饥寒交迫,陷入绝境。后来意外地发现橡子,靠橡子获得希望,恢复体力,走出困境。
2.示例:将军带领大家种树;将军带领大家葬树
3、兴奋、伤心
4、愁闷忧伤听竹笛;如愿以偿买竹笛;回家途中吹竹笛;千辛万苦练吹笛;班会课上演吹笛
5.难堪-呆呆-吃惊-安详-感动-骄傲;
记叙文阅读专题二(语句的含义和作用)
1.①得知儿子的腿能治好,...[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题训练 1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7题。
⑴明媚的三月三如期来临。然而,三月三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野外风筝飘飞的轻盈和艳丽,而是奶奶用刀砍树的声音。
⑵“三月三,砍枣儿干……”每到这个时候,奶奶都会这么低唱着,在清凉的阳光中,手拿一把银亮的刀,节奏分明地向院子里的枣树砍去。那棵粗壮的枣树就静静地站在那里,用饱含沧桑的容颜,默默地迎接着刀的洗礼。
⑶“奶奶,您为什么要砍树?树不疼吗?”我问。在我的心里...[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重难点突破 4
目标点击四 内容探究和作品感受
考点透视
阅读文学作品,要能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联系文化背景对作品的思想感情作出自己的评价。《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根据文学作品的形象性、抒情性强的特点,可着重考察学生对情感的体验。””因此,内容探究、作品感受、情感体验、观点评价、阅读感悟等等内容成了文学作品考查的重头戏,而且此类题目具有开放...[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重难点突破 3
目标点击三 形象的体验和技巧的品析
考点透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根据文学作品的形象性、抒情性强的特点,可着重考察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在7-9年级,可通过考察学生对形象……的领悟程度,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阅读文学作品,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要有自己的体验;要了解作品中几种常见的描写方法,理解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及作用。文学作品的形象是广义的,既包...[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重难点突破 2
目标点击二 语言的理解和体味
考点透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在7-9年级,可通过……语言的领悟程度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阅读文学作品,要能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文学作品的语言具有具体、形象、生动的特点,理解和体味语言就必须仔细体会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特定意义、深层含义、作用及艺术效果。从词语方面看,考点有以下几项:1.解释含...[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重难点突破 1
【考试目标】
阅读几种常见样式的记叙文,能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能说出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阅读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能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品味作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能联系文化背景对作品的思想感情作出自己的评价;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了解作品中几种常见的描...[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综合学习与探究”真题演练
07年、
三、本题共8分
7.答案示例:
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已:经开始了。强健体魄,为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而努力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迎接2008年奥运会的到来。看,福娃正在张开双臂,迎接世界各国的朋友。让我们和福娃一起,迎接奥运,走进阳光,走向明天。本文由一起去留学编辑整理,转载自一起去留学http://www.177liuxue.cn/转载请保留出处。
8.答案...[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综合学习与探究”复习策略
(一)年份综合性学习考查分值名著阅读考查分值合计分值
2006年中考6分7分13分
2007年中考14分14分
2008年中考4分10分14分本文由一起去留学编辑整理,转载自一起去留学http://www.177liuxue.cn/转载请保留出处。
2009年中考6分10分16分
(二)2009年福建省各地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和名著阅读考查情况
地区综合性学习考查分值名著阅读考查分值合计分值
宁德市...[ 查看全文 ]